火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1章 戰無錫——坦克連的敗家,民國武裝,火九,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119章戰無錫——坦克連的敗家
秋山義允就這樣沒有察覺渾渾噩噩的踏上北去的不歸路,秋山走後三團合併楊雲率領的火線第一隊,按雷東的命令開始尾隨其後,一直監視秋山的動靜。
與此時同,雷東的另一份電報早就傳達到了一直等候炸橋命令的諸葛明部,命令還是炸橋,不過要更改成放秋山過河之後。
同樣的一道命令,一前一後的區別,它的目的卻迥然不同,或者叫截然相反。
當然這一次炸橋範圍被擴大了,要求諸葛明沿漕湖向鵝真蕩,再向張家橋鎮一路炸過去,並且收集船隻,防止秋山過河南撤的可能。
這一邊,雷東又把馮玉祥找來,商談圍殲秋山支隊的事宜。根據三團發來的情報顯示,秋山的總兵力不足一個聯隊了,也就是說只有不到二千五百人,而且是人困馬乏,彈藥也不是很多,輕火力跟重火力都可能完全壓制住。
唯一欠缺的是已方的人手,新九軍方面周衛國帶走了火線部隊跟警衛營,並且宋軍也帶走九營還沒有歸建,估計也是最先攻進東亭鎮然後追吉佳良輔去了,所以沒有收到命令。
歸建的四個明義上的營,人數只有七百多人,這樣這場硬戰真正的主力還得放在西北軍方面。西北軍也好不到哪裡去,總共六千餘人,編制是六個團,兩個團放在了城內,四個團又追鬼子潰兵去了,一個警衛營六百來人跟在馮玉祥身邊。
想要殲滅秋山支隊,必須把城內的兩個團也一起帶過去,而且現在就要起程搶先佔據新安鎮,這樣秋山一但過河,轉圜的餘地就沒有了。
從東亭鎮到達新安跟野滸關到達新安是差不多的,所以說雷東的計劃又把自己逼向了爭分奪秒的地步。
權衡利弊,加上雷東以彈藥威逼誘惑,馮玉祥也只能同意,本意上他剛吃了一頓大餐是不想在犯險去跟秋山拼消耗的,有了資本自然是先養精蓄銳,招兵買馬養肥自己在來跟小鬼子幹架是最好不過的,但是他光有武器,彈藥還停留在雷東的口頭支票上,這仗他不能不打。
於是馮玉祥只好調動城內的兩個團向新安進發,同時下命讓追擊的四個團,分出一個團撤回,並且讓其它三個團一直追擊,直到羊尖鎮為止,而雷東和新九軍則先一步去佔據新安。
其實雷東都忘了在新安還有一支特別的隊伍停在這裡,這支隊伍人很少,但是火力有點猛,當時在新安隱藏躲飛機的時候,為了不暴露自身,加之考慮夜晚偷襲鬼子,而這支隊伍使用不上,所以停留在了這裡。
此時的這支隊伍雖然空閒,但是並沒有呼呼的睡大覺,無錫方面傳來的炮聲隱隱也能聽到一二,所以也糾緊著他們的神經,同時他們也關注著南邊大河上的情況。如果這邊出現小鬼子,一定要及時彙報,做好最壞的打算。
如果三團完成了,諸葛明又沒有及時炸燬大橋,也許他們還能頂上一陣子,所以從下午開始,這支隊伍就開始動員百姓構築防禦,更是四下檢視,如何運用手上的傢伙最大可能阻擋秋山的回援。
時間一步步指向天明,不管是秋山支隊,第九師團的第7聯隊、第36聯隊,還是新九軍,亦或者西北軍都在跟黎明競爭。東邊你追我逃,生死時速;南邊爭分奪秒,搶佔先機,博取勝利。
夜晚彈指而過,幾個小時之後天空才出現魚肚白,今天的天亮得有點晚,按時節來算,從今天開始南方正式進入秋季,氣溫開始明顯降低,晝夜溫差開始加大。
今天是1936年的九月23號,俗稱秋分,本是秋高氣爽,丹桂飄香,蟹肥菊黃,賞花吃陽澄湖大閘蟹的好日子,可是這個秋季註定多事悲傷,沒有幾人留心關注於此。
在美的花兒也頂不上國土的淪亡,再美味的佳餚也比不上失去親人的離傷。
吳縣(蘇州)到無錫這一帶早就人走空房,或是血染紅江,留下的只是悲鴻一片,戰火紛飛。
日軍第35聯隊在天空徹底明亮之時終於趕到了馬家村,看見河面上的橋樑都還在,算是長舒了一口氣,暗道要是新九軍在這裡也建立一道狙擊線,自己可就不好過河了,因為這條河比黃花涇河還要寬一倍不只。
來不急去想為什麼新九軍沒有炸燬此橋,秋山帶著35聯隊快速透過奔向下一站新安鎮。
秋山走出二里多地,這時橋兩頭鑽出幾十號穿著平民百姓衣服的武裝,他們統一手拿著87式自動步槍,其中一人背上還揹負著四四方方的大盒子,開始呼起來:
“一號一號,我是二號,鬼子已過橋是否炸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