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澀春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7部分,男兒行,青澀春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全都清理完了!”對著窗外的忙碌景色,揚州知府羅本,不無得意的介紹。“小學、縣學和府學的地點也已經選好,只等商號把第一批材料運過來,就能破土動工。這次準備把學堂的房子全蓋成磚石和水泥的,免得今後人多手雜,有走水的風險。江灣那邊的百工技校也開始蓋了,也是用磚石和水泥,估計再過兩三個月,就能開課!”

“教習呢,能找得齊麼?”朱重九從窗外收回目光,笑著詢問。

“小學那邊沒問題,揚州和淮安這邊,讀書人相對多些。咱們給錢給得高,很多開私塾先生都願意來!”逯鵬接過話頭,非常認真地回應,“縣學的教諭,就由府學中選派。府學則相對難一些,目前準備等這次春闈結束後,找幾名成績優異者充任!”

“他們會願意麼?”朱重九愣了愣,猶豫著問。在他看來,凡是參加科舉的,肯定都是希望在官場中一展所長。考中了功名卻去當教師,總是可能有違人願。

“準備參照宋制,將府學教授暫定為正八品官兒。”祿鯤想了想,低聲補充,“如果做事認真的話,還可以酌情升遷到學局任職,或者轉往地方。傳承學問乃百年之事,很少有人會不願意做。”

“也許師弟的選擇,並非故弄清高!”聽著祿鯤與朱重九的對話,施耐庵的靈魂再一次飛出了窗外。做官固然能一展胸中抱負,可如果在這朝氣蓬勃的地方,開一座書院,傳承師門學問呢?雖然眼下看不出風光,可隨著淮揚軍滌盪天下,書院中走出去的弟子,恐怕也要成為新朝的棟樑。那是二程當年都不敢指望的偉業啊,真的讓劉伯溫給做起來,天下儒學,又豈會由伊洛一家獨大。。。。。。?

注1:劉伯溫的傳記中,有“講理性於復初鄭先生,聞濂洛心法,即得其旨歸!”的評價。

注2:章溢是龍泉人,宋克是長洲(蘇州)人。所以用籍貫稱呼他們。

第二百八十二章 劉伯溫 (下)

第二百八十二章劉伯溫(下)

“伯溫兄,你用這種法子試那朱佛子,是不是有些過了?”

就在朱重九和施耐庵等人坐在馬車上展望未來的時候,揚州集賢館內一處院落的涼亭內,章溢、劉基和宋克三人,也在一起交流著各自的看法和打算。

他們三個當中,劉伯溫已經四十三歲,年齡最長。章溢比劉伯溫晚生了三年,所以稱之為兄。至於宋克宋仲溫,今年才剛剛而立,所以只能勉為其難才能做個小老弟了。

不過,劉伯溫這個當兄長的,卻顯然有些不合格。聽出章溢話語的奉勸味道,卻搖了搖頭,笑著反問,“有什麼過分的?他朱佛子如果連這點兒禮賢下士的心思都沒有?我何必豁出自己的性命和日後青史留名的機會幫他?倒是你們兩個,這麼早就答應了他的聘請,萬一他將來不能成事。。。。。。?”

“不能成事,朱佛子要是不能成事,這天下還有誰能成事?!”宋克宋仲溫脾氣急,立刻站起來打斷,“伯溫兄,你可是覺得這蒙古人,還有坐穩天下的可能?”

“不修仁德,不重律法。父殺子如殺羊,臣殺君如割雞。能執掌天下七十餘年,已經是個異數。再繼續坐穩江山,天理難容!”劉伯溫想都不想,冷笑著著搖頭。

正因為做過大元朝的官,所以他才更清楚這個朝廷氣數已盡的事實。把天下人分為四等的蒙古朝廷,永遠無法真正統治這片廣袤的河山。殘暴的殺戮只能起到一時的威懾作用,隨著時間的流逝,就有新的一批年青人成長起來,繼續前仆後繼地試圖驅逐韃虜。

而蒙古朝廷對弱者敲骨吸髓,對真正的反抗者卻總想著透過招安的手段拉攏,這種荒唐無比的對策,無形中更是助漲了造反者的意識,令他們更願意透過抗爭來獲取更大的空間。

“那伯溫兄你為何還要故意拿架子?朱總管正值用人之際,我等助他一臂之力,重整華夏山河豈不快哉?!”聽劉伯溫的話語裡,對蒙元朝廷並沒帶任何好感,宋克非常不解地追問。

“天下豪傑,又不止他朱總管一個?”劉伯溫笑了笑,臉上湧起幾分倨傲,“如此大爭之事,非但君擇臣,臣亦要擇君。否則明珠暗投,豈不枉了我輩男兒在世上走一遭?”

“天下豪傑,還有誰值得我等去輔佐?你不是說那剛打下兩個縣地盤就忙著選妃子的徐壽輝吧?”宋克被劉伯溫自信的模樣逗笑,搖搖頭,撇著嘴追問。

“徐壽輝?一介農夫爾,才多收了兩鬥穀子就想納妾,能成什麼大氣候?”劉伯溫繼續搖頭,嘴角撇得都快成了八字形。

“那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劍扼虛空

圈圈

戀君心之美人如花隔雲端

醉夢笙

我的青春戀愛物語應該沒問題(主排球)

二無

第一狂妃:廢柴三小姐

豆娘

花開春暖

童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