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章,回到古代開產科,蘇 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氏抹了一把淚,抬頭又瞧了杜若一眼,越發覺得這公子哥實在是順眼。可在看看人家這打扮,這通身的氣派,像自己這樣的人家,七巧這樣的出身,就算就算是去做個姨娘,只怕也是入不了人家的眼的。
李氏只好壓下自己心中的鬱結,幾個人又進去吃起飯來。這會兒大家吸取了教訓,誰也不敢多說一句話。錢喜兒很識相的給劉七巧夾了一隻雞腿,小聲道:“七巧姐姐別哭,伯孃不是故意的,伯孃很疼姐姐的。”
劉七巧夾了雞腿咬了一口,嘟嘴道:“喜兒最乖了,等姐姐下次趕集,給你買好吃的。”
錢喜兒開心的點了點頭,滿意的扒起飯來。
劉七巧注意到杜若吃飯的速度很慢,幾乎是很少的幾粒米往嘴裡撥。她想起小時候自己讀紅樓夢,似乎達官貴人家裡面主人吃的米也比下人精細。劉七巧家是劉家村難得幾家能吃上珍珠米的人家,但就這口感,劉七巧剛穿越來那會兒,還覺得糙得很。李氏觀察到之後,特意在每次煮飯之前,會用自家的石臼再舂幾次,這樣外頭的苞穀皮就會少些,口感也會細膩很多。舂剩下的外殼正好用來餵雞鴨,一點兒也不浪費。
但即使如此,這米的口感和京城裡貴人家吃的碧梗米,還是有些區別的。劉七巧見杜若吃的慢,就知道他是吃不習慣這米,可在看他的神色,沒有半點嫌棄和挑剔,不過就是一口一口吃的極慢。
誰知道飯才吃了一半,劉老三就又找上了門來。原來王老四已經把藥給買了回來,這會兒正在藥罐子裡泡著水呢。
“七巧,這藥買回來了,你正泡著呢。我這特地跑來問問,要怎麼用?”劉老三現年也三十五六了,這還是第一回抱孫子,心裡也著急的很。
杜若見狀,忙放下了碗筷道:“三碗水煎成一碗,喝下去之後過不了半個時辰就能發動,我們吃完了午飯,就過去,您不用擔心。”
劉老三聽了杜若的話,總算放下心來,點頭哈腰的回家傳話去了。不多時,大夥兒已經吃完了飯,杜若卻還在那裡細嚼慢嚥,其實這會兒杜若已經很勉強了,因為他們家中的教養,是不準留飯的,尤其是在別人家做客的時候。但李氏不知道他的飯量,只瞧著他年輕輕的小夥子,應該能吃不少,所以滿滿當當的給他盛了一碗飯。杜若腸胃不好,平素在家吃的都是軟的好克化的東西,這一碗米飯顆顆飽滿,再加上劉七巧喜歡吃硬米飯,李氏煮飯的時候時常少放一勺水,所以這米粒也是顆顆實在的。杜若吃了小半碗,已經有些飽了,但是這是在別人家,若是留飯就太過失禮,所以他仍舊保持的頻率,慢慢的往嘴裡送飯。
“吃不下就別吃了,我知道我家的米沒你家的好吃。瞧你那樣兒?”劉七巧瞥了一眼杜若,滿不在乎道。
杜若心想,我這明明沒露出吃不下的表情,她倒是怎麼看出來的呢?其實劉七巧說的吃不下並不是吃不飽的吃不下,而是說杜若嫌棄她家米不好,故而吃不下。杜若會錯了意思,丟下碗筷也就不吃了。劉七巧站起來,鄙夷的看了一眼杜若,心想這些公子哥兒可真是嬌生慣養的,一碗飯就把他給打倒了,昨兒吃麵怎麼似乎連麵湯也沒留下來?
兩人吃完了午飯,一起去劉老三家,杜若讓齊旺揹著藥箱,跟在後頭。他平日出門,都是小廝老媽子前後跟著的,走的路也少,這幾日在這田埂裡穿來穿去,杜若覺得腳底心都有些疼了。劉七巧完全沒有這種意識,鄉下的姑娘大腳的多,因為要出門種地。她當時張氏也是想給她裹小腳的,但是那時候她恰巧穿越來了,軟磨硬泡這麼一陣子,總算躲過了一劫。
劉七巧回到劉老三家,見王氏正冷著臉從外頭回來,劉老三見了她道:“你這西頭還有幾家還沒去呢,還不快去!”
王氏怯生生看了一眼劉老三,伏低做小道:“我這不是看見王老四回來,特意回家熬藥來的嗎?一會兒還要燒熱水什麼的,我總要搭把手的。”
劉七巧其實也不過就是想出一口惡氣,倒也沒有那種非把人給逼的怎麼樣怎麼樣的心思,所以她開口道:“行了,三嬸說的是,快去熬藥燒水吧。”
沒過一會兒,劉老三的兒子們,劉大牛和劉二牛回來了。原來今兒一早,以為小王氏要發動了,劉老三就含著劉二牛去莊上把劉大牛給喊了回來。這會兒剛剛趕路回來,進門第一句話就問:“我兒子,我兒子出來了沒有?”
王氏瞪了一眼劉大牛道:“你兒子還不知道在哪兒呢。”王氏說著,扭頭看了一眼靠在炕上的小王氏,憤憤的出去了。
小王氏看見劉大牛回來,眼淚啪啦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