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包餃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章 學習(一),最強軍工,包子包餃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至於你說的那個標尺射程,這個我就要好好說說了。槍械在設計製作之時都會有一個標尺射程,這指的是槍械在最佳條件下能夠達到的最大射程,當然射程並不代表有效射程。”
“這就好比咱們用力丟擲一塊石頭,剛開始的時候石頭還是沿著一條直線運動,可是隨著距離的加大,石頭就會慢慢的偏離預定軌道掉在地上。子彈同樣是這個道理,剛從槍管裡發射出的子彈肯定是直線運動的,可是隨著距離的加大,子彈就會慢慢的偏離目標。”
“漢陽造經過前輩們不斷的摸索,這把槍的實際有效射程也就是在200米到300米之間,當然槍械也是因人而異,在不一樣的天氣以及環境下,槍械的效能也是會受到一定的影響,神槍手也許能夠用漢陽造打到五六百米的目標也說不定,這些就不歸咱們管了。”
陳二對這個話倒是十分的贊同,想想抗日戰爭時期,裝備著漢陽造的軍隊遇到日軍,有效射程近一下子就成為了硬傷,敵人打得到你你卻打不到敵人,這是一種多麼無奈的感覺啊。況且漢陽造的精準性更是差了,往往十來顆子彈才能幹倒一個敵人,本來子彈當時就很是金貴,可想而知戰爭打的是多麼艱苦了。
給了陳二和李軍一陣消化的時間,王勝利也是趁此機會抽了幾顆煙,過了能有半個小時說道:“怎麼樣,記住了吧,你們可是大學生,不會比我這個老傢伙差吧,實話告訴你們,要想幹軍工,你們要學習的還很多很多,槍械的基礎只是一個方面,以後還要學會製作槍械的各個部件以及各種機械車床的使用等等,你們的路還長著呢,好了,我也不嘮叨了,咱們繼續。”
說完掐滅了手裡的煙,又抄起一隻步槍說道:“這隻就是當時陳二射擊使用的槍,這槍是日軍制式裝備,咱們通常就叫它三八大蓋,由於其槍機上有一個隨槍機連動的防塵蓋以及機匣上刻有“三八式”字樣而得名。”
“此槍是由日本的有坂成章設計,最後定型量產的日軍制式單兵武器,抗日戰爭時期日軍裝備的就是這種武器。因為日本人身材矮小,考慮到槍械的後座力問題,所以三八大蓋採用的是6.5毫米口徑,相比於7.92毫米口徑的漢陽造,槍械的穩定性以及射程有著比較大的優勢。”
“三八大蓋槍身全長1280毫米,槍管長度797毫米,重量3.95千克,標尺射程2400米,槍口初速765米每秒,有效射程460米,彈倉容量5發,三八大蓋採用的是6.5x50毫米步槍彈,因此子彈的穩定性上有了一個大的提升,再加上槍口初速高,所以在準確性上,三八大蓋可謂是當時的槍械中最好的。”
“三八大蓋繼承了其前輩村田式步槍的特點,那就是彈丸初速高、瞄準基線長、槍身長。這樣的特點使三八式步槍射程遠,打得準,也適合白刃戰,不僅日軍喜歡用,中*隊繳獲後也喜歡用,戰前還從日本進口過一批。但是它也有缺點,因為彈丸初速高、質量好,因此命中之後往往易於貫通,創口光滑,一打兩個眼,對周邊組織破壞不大,在殺傷力上不如中國的中正式步槍。白刃戰中,這個缺點更為突出,因為白刃戰中雙方人員往往互相重疊,使用三八式步槍,貫通後經常殺傷自己人。而且,由於貫通後彈丸速度降低,二次擊中後彈丸會形成翻滾、變形,造成的創傷更為嚴重,而僅受貫通傷的對手未必當場失去戰鬥力,仍然能夠反擊,所以在白刃戰中,日軍通常會退去槍內的子彈,以免誤傷到自己人。”
“今天就先給你們說這麼多了,你們倆個好好的記憶一下,有什麼問題可以隨時來問我,這裡的槍械你們也可以隨意的研究,當然是不會給你們子彈的了,我先回辦公室了,你們兩個可給我好好的記憶。”
說完王勝利就是轉身離開了,李軍趕緊是拿了一把三八大蓋開始研究了起來,時不時的還去瞄一下遠處的靶子,過了一會兒才說道:“沒想到這槍裡還有這麼多的知識啊,看來想當好一名軍工還真是不容易啊,二哥,看來咱們還真得是努力了,學校學的那些在這可不是太好使啊。”
陳二也是摸過一把三八大蓋研究了一陣,說道:“你以為呢,以後的路還長著呢,反正咱們還年輕,年輕就是資本嘛,這些咱們要都是搞不定,還怎麼成為軍工大師啊。”
李軍趕緊是豎起了大拇指,說道:“你說得對,這對咱們來說就是小意思,二哥,祝你早日成為軍工大師,哈哈,到時候我這個師弟也能沾點光啊。”說完兩個人就不約而同的笑了。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