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火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5部分,鳳穿殘漢,猜火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等詭異的對峙大約持續到第二天,心思縝密的王修便已意識到對方並不是想攻佔高密,而是故意要將高密與外界隔絕,更為確切點說是要將他王叔治封堵在高密城內。難道主公那邊出事了?
一旦推測出了對方的意圖,王修頭一個想到的就是都昌城內孔融的安危。對於現年未滿三十歲王修來說,當初若不是孔融不計出身任命才二十出頭的他為主簿,他王修根本不會有今天的成就。因此為報孔融的知遇之恩,王修一直以來都潛心輔佐著那位志大才疏的主公。無論是當初壓制高密任俠孫氏,還是清剿膠東作亂的公沙盧兄弟,王修總是衝在第一線為孔融排憂解難。為此孔融曾不止一次向周圍的人感嘆說,“能冒難來,唯王修耳。”但久而久之也讓孔融養成了對王修的依賴。以至於每每有人進犯北海,孔融想到的不是領兵抵禦,而是躲入高大的都昌城,等待王修救援。
此刻東萊方面顯然是抓住了孔融的這一脾性,故而才會先分兵高密壓制自己,再慢慢炮製都昌。想到這裡王修哪兒敢再做拖延,第二天夜裡就點齊了兩撥兵馬,一撥夜襲東萊營寨,另一撥則由他親自掛帥意圖趁亂突圍出高密。可誰曾想,東萊營寨那邊的統帥也甚是了得,非但沒有被夜襲擾亂手腳,甚至還分出一路驃騎將王修等人堵回了高密城。事後想來,王修不禁暗自懊惱,高密的駐軍實在太少,倘若再給他兩百騎兵,這聲東擊西之計也就成了。
不過懊惱歸懊惱,經過一夜激戰之後,王修翌日依舊以現下這副雲淡風輕的模樣站在了東萊營寨之前。既然武攻不成,那就來文的。總之他王叔治此番就算軟磨硬泡也非得離開高密去都昌不可
隨著轅門前的拒馬被挪開,從東萊營寨之內走出了一隊鎧甲鮮亮的武將。出乎王修意料的是,為首的那員武將看著異常的年輕,不過二十多歲的模樣。但其眉宇間透出沉穩氣質,卻顯示出此人絕非易於之輩。
“東萊軍司馬唐山威見過王令尹。”唐鎣一個抱拳向來訪的王修恭敬地施禮道。此番唐鎣雖不在出徵的首發名單之中,但蔡吉在臨行前卻調撥了三千兵馬令其屯兵於東萊邊境。因此一接到蔡吉那邊的飛鴿傳書,唐鎣就在第一時間率部趕到了高密。至於黃縣那邊自有張清、黃珍等人坐鎮。至此,蔡吉可算是動用上了東萊所有可動用的機動兵力。至於各縣城幾百人的駐防兵馬,那是不到萬不得已不會去動的。
然而唐鎣的態度雖客套,可此時的王修猛地把臉一板,甩袖指著面前的營寨厲聲責問道,“唐將軍,汝等在高密城外建此大營是何用意?”
可唐鎣翻來覆去依舊是以那一句託詞回覆道,“回王令尹,吾等奉青州典曹都尉蔡府君之命在此看守糧道。”
“看守糧道用得著連過往行人都盤問?用得著向吾部兵戎相見?”王修冷笑著反問道。
“末將看守糧道,碰上過關之人,自然得盤問清楚,方可放行。至於昨夜一戰,是有人襲營在先。”唐鎣理直氣壯地反駁道。
王修沒想到對方會來這麼一句,氣急之下反而失聲笑道,“那倘若本府此刻要離城,唐將軍可否放行?”
“不可。”唐鎣斬釘截鐵回絕道,“吾家主公有令,不得放王令尹離城。”
“不放王某離城?哼,汝家主公乃東萊太守,如何管得了王某這北海主簿”王修針鋒相對道。
“吾家主公現任青州典曹都尉。只要爾等認袁刺史為主,就當遵吾家主公之令。請王令尹莫要為難末將。”唐鎣說著直起身,抬手做了個請王修回城的姿勢。而他身後計程車兵亦挺戈而立擺出了一副隨之準備付諸武力的架勢。
王修見對方擺開了架勢,自知再糾纏下去也不會有啥結果。於是他當即將話鋒一轉提議道,“吾要見太史都尉。”
“太史將軍正護送軍糧前往歷城,現不在營中。”唐鎣回道。
“那劉主簿呢?”王修不罷休道。
“劉主簿與太史將軍一同隨行。”唐鎣再次回絕道。
王修一聽能拉到關係的人一個都不在,不由悵然地嘆了氣,跟著就打算回到城中另作籌劃。可就在他轉身之際,忽聽身後的唐鎣朗聲說道,“吾家主公要末將轉告王令尹。先生能救人一時,卻救不得一世。文舉公乃當世鴻儒,與其困居一郡之地,不如施才於朝堂成一大匠。”
王修聽罷唐鎣所言,先是停滯了一下,跟著卻又加快了腳步向高密城走去。
且說這一邊唐鎣將王修堵在高密城內進退不得。那一邊蔡吉也帶著一萬二千兵馬兵臨都昌城下。至於出兵的理由嘛。自然就是孔融那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