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6部分,小商河,卡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顯然這城中起火處並非岳家軍所為,而是另有好手的傑作。
“大人,不好了,城中有岳家軍細作,眼下四處火起,此城再難守禦,不若趁此夜色,火速出城,或者還有一線生路!”平陽府中僚屬眼見大勢已去,紛紛至張浩面前勸諫。
張浩卻是老臉通紅,茫然不知所措,半晌才道:“走?老夫家小俱在此間,卻往哪裡去?出上京之日,便是待罪之身,在此間平安渡日已經是莫大福份,再失了城池,如何向上京君臣交待?罷罷罷!待老夫去見見那岳家軍賊首,前者曾來書說道不會妄殺百姓,且看如今此話還用得否!”
當下也不再理會府中眾人,自家上馬往北門而去。
未至北門,已見守軍一片慌亂,四處潰散。城中大火一起,金軍再無鬥志,前日裡都一心對付城外兵馬,卻不擔心城中有何後患,眼下城中都是一片火海,明明有岳家軍細作在城中做亂,哪裡還守得住?北門處有如雷震的巨響已經讓金軍喪膽,城中之亂則讓金軍失魂,兵敗如山倒之下,北門處大批岳家軍兵馬潮水般湧了進來,還有何人敢廝殺?
張浩背後跟了數名親衛,快馬趕到北門處,見城門洞開,城樓上一片狼籍,不曉得是何等攻城利器所致,只得喟然興嘆,曉得天不佑大金。
“站住!快快下馬受縛!”岳家軍還沒有殺紅了眼,入城之後,北門前的大道上,金人逃竄一空,卻見一名文官率數名佐吏當道而立,不進不退,曉得不是來廝殺地,大隊自越過這數人進城搜殺去了,卻有數名校尉圍定這夥文官,想將其擒往大營表功。
“你家主帥何在,老夫便是張浩!”
周邊數名岳家軍校尉都是一喜,相顧之下,也不再對張浩動粗,只是讓張浩下了馬,隨後引導至城外楊再興處。
牛皋與楊再興見城中大事抵定,再無疑慮,都在城外極為寬慰,恰在欣喜時,見數將擁張浩至面前。
“楊爺!牛爺!這便是平陽府尹張浩!”為首的小校上前拱手道。
“你個老”牛皋見面,氣不打一處來,當場便要上前飽以老拳,卻被楊再興一把拉住。
“張大人,某家有禮了!”楊再興依足禮數,雖然眼下楊再興也可算金國澤潞二州知府,與這張浩是平級的,但人家畢竟年歲在那裡去了,而且做過一任尚書下來的,尊敬一點也沒錯。
張浩見這楊再興膀大腰圓的,已經頗生怯意,卻見這賊首如此客氣,大是意外,卻鼓起餘勇,上前直言道:“前日裡大王下書,曾道絕不肯濫殺一人!如今老夫忝為府尹,戰守之罪自當之,卻請大王謹守前言,免傷無辜是幸!”
牛皋還待發作,楊再興伸手一攔,緩緩道:“岳家軍兵馬,如今不過為大宋光復河山,城中多是大宋子民,如何肯濫殺一人?大人此言,甚為不當!”
張浩怒道:“此是大金………
隨後驀費力醒悟過來,此處十餘年前仍是大宋土地,說來自家方是入寇,哪裡輪得到求別個不要濫殺?
楊再興訕笑道:“張大人好快的口!數年之前,倒是有人在此濫殺,不知是誰?前月有人在城外擄掠濫殺,又是誰來?如今倒叫某家不要濫殺?可笑!可笑!”
張浩憤怒之下,再不能自控,拔出腰間寶劍,便要上前拼命,只是這麼一個老朽書生,哪裡敢在楊再興面前動刀動槍?別人還沒有反應過來,楊再興手中鐵槍一舉,有如靈蛇般纏上張浩手中寶劍,只聽得“啪”的一聲,寶劍脫手飛出,遠遠落到護城河內。
“鐵槍!鐵槍!你是楊再興!”張浩自到河東以來,久聞楊鐵槍大名,眼下見這山大王,將一柄鐵槍玩得如臂使指,遂心如意,大駭之下,立即想起與楊再興有關地傳說,心膽俱喪。
“不敢!”楊再興裂嘴一笑:“楊某倒是第一次對文官動槍,張大人見笑了!”
次日,嶽雷前鋒三千騎抵達平陽府時,連北門外地吊橋鉸索都已經修復,岳家軍兵馬全數移入城中安駐,三千守軍中,除了千餘女真兵卒幾乎殺盡,倒有二千漢軍束手就縛,城中百姓見岳家軍兵馬整肅,不肯輕易擾民,四門大開,不禁出入,也自大為心安。但更讓百姓放心的則是,張浩也親自參加撫民工作。
“張大人無恙,料來岳家軍名不虛傳!”
豈料這張浩卻是有苦說不出來,楊再興是個講道理的,牛皋卻在天亮前就提張浩起來恐道:“好生安撫城中百姓,若稍有差池,金軍兵馬便是你的榜樣!老牛一時性急了,張家滿門難保!”這番話揹著楊再興不知,張浩卻哪裡敢冒險去向楊再興哭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