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五七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037】 一個人的戰爭,上位,一三五七九,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一次鐵州高新區能夠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建立成功,可以說是集中了多方的力量,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援才實現的。
前期李南也專門多次跑了國家科技部,跟高新司匡玉泉司長進行了多次銜接,本來剛開始匡玉泉對於李南也不少特別在意,剛開始一副公事公辦的態度,特別是得知鐵州市想要半年之內成功建立,更是表示完全不可能,不過後來李南聯絡了朱子豐,朱子豐又另外找人把匡玉泉約出來吃了一頓飯,接下來匡玉泉的態度便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態度要熱情了許多,甚至還幫李南出謀劃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建立程序。
至於車強聲,則是王永寧親自帶著李南前去跟他見了一面,座談了一番,也就對這個事情十分地支援了。
當然,這一次鐵州高新區能夠這麼快就建立國家級高新區,跟王永寧的大力支援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如果不是王永寧大力支援的話,這個事情也不可能這麼順利。
而王永寧這麼積極主動的態度,讓李南也是頗有些疑惑,不過這樣總歸是好事情,至少這一次自己這個政績是擺在那裡,沒人搶得走的。
全省一共也就那麼幾個國家級高新區,鐵州市高新區作為天南地區第一家國家級高新區,可以說顯得十分地突出,也為接下來招商引資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這半年時間。除了加強跟省科技廳、商務廳、投資促進局以及科技部相關部門進行對接,跑送相關資料以外,鐵州市也加緊了高新技術企業的招商引資工作。效果也是非常明顯的,半年時間一共引進了七個高新技術企業,總投資達一百二十五億元,可以說一下子就壯大了鐵州高新區,提升了高新區的份量和檔次。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各層級領導們的認可,從而加速了建立成功的速度。
成功建立了國家級高新區,李南也終於鬆了一口氣。可以說這是一個綜合的系統的工程,這是鐵州市招商引資工作再上新的臺階的一個標誌性的事件。
“這也是鐵州市發展的一個里程碑的事件啊。”李南心中感嘆著。
同時李南也隱隱地感覺到。這一次王永寧之所以忽然加大力度推自己,估計也是準備為下一步調整幹部做準備工作吧。畢竟自己已經積累了很不錯的政績,那麼接下來就是要考慮更多的崗位鍛鍊了。
可以說,李南的基層工作經驗是極為豐富的。從基層街道辦事處,到區縣、市到省直單位,市一級的崗位也歷練得不少,副市長、市委組織部長、市委副書記、市長,這些經歷對他以後往上走都是有很好的幫助的。
“縣一級主要領導都擔任過,現在是市長,接下來要在市委書記的職務上好好搞出點政績。”李南心中暗自琢磨著,“市長雖然也是一市的主要領導,但是畢竟在市裡面不是一把手。很多事情受到市委書記的制約,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去打造一個市,無法真正完全體現出自己的施政理念和理想。”
很多時候。副手就是這種狀況,就算你有再好的藍圖,再好的計劃,如果得不到一把手的支援,那就是舉步維艱,甚至是寸步難行。特別是遇到那種比較強勢的一把手,就更是什麼事情都做不成了。此外。就算一把手支援,但是他可能也有自己的思路和想法,也要不斷地干預,那麼最終的結果還是似是而非,也不是完全按照自己的理念去實施的。
所以,很多曾經擔任過副手有過相關經驗教訓的人,都是寧當雞頭,不當鳳尾,也就是這個道理。
就以李南為例,相比其他的市來說,李南這個市長已經是十分地強勢了,就算是市委書記張岱金也是儘量採取合作的態勢,在很多事情上面李南都能夠按照自己的思路去佈局和落實。但是即使是這樣,還是有很多事情,李南也不得不妥協,不得不讓步,畢竟他不是市委書記,如果真的跟張岱金把關係搞得太僵了,張岱金豁出去不搞合作的話,那麼李南也就沒有那麼寬鬆的環境施展自己的理想和抱負了。
現在的情況就是李南一方面保持強勢,但是另外一方面也不能把張岱金壓得太緊,雙方很多時候其實都是各讓一步,這樣才能夠相安無事,才能夠達到真正的和諧相處。
“不過,我擔任市長的時間也不是很長,要想馬上升任市委書記,還有些難度,即使是現在我已經在鐵州市搞出了很不錯的政績了,但是也要有合適的機會才行。”李南也知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的道理,對於接下來的發展也並不是特別的心急,說起來,李南現在的發展已經大大地超越了很多人,甚至很多人一輩子都達不到李南這個高度,在年輕一代中,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