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7部分,無限杯花樣作死大賽,死磕,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想來,原劇情中如果沒有費彬的出現,沒有劉正風心脈斷了命不久矣,恐怕莫大先生很有可能一路暗中保護下去,直到劉正風安全為止吧。
莫大先生,在李阿門看來,就是一個面冷心熱的好人。
劉正風道:“我師哥行為古怪,教人好生難料。我和他不睦,絕不是為了甚麼貧富之見,只是說甚麼也性子不投。”
曲洋搖了搖頭,說道:“他所奏胡琴一味悽苦,引人下淚,未免太也俗氣,脫不了市井的味兒。”
劉正風道:“是啊,師哥奏琴往而不復,曲調又是儘量往哀傷的路上走。好詩好詞講究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好曲子何嘗不是如此?我一聽到他的胡琴,就想避而遠之。”
李阿門和風清揚均是古怪,這劉正風和曲洋當真是愛音樂入了魔,居然對想要幫助他們的莫大先生揭短,簡直就是隻談音樂不談人情,這種性情還真是逗比啊。
“這才是我需要的人材啊。”李阿門心中讚歎道。
曲洋似乎想到了什麼,突然轉頭向令狐沖道:“小兄弟,我有一事相求,不知你能答允麼?”
令狐沖道:“前輩但有所命,自當遵從。”
曲洋向劉正風望了一眼,說道:“我和劉賢弟醉心音律,以數年之功,創制了一曲《笑傲江湖》,自信此曲之奇,千古所未有。今後縱然世上再有曲洋,不見得又有劉正風,有劉正風,不見得又有曲洋。就算又有曲洋、劉正風一般的人物,二人又未必生於同時,相遇結交,要兩個既精音律,又精內功之人,志趣相投,修為相若,一同創制此曲,實是千難萬難了。此曲絕響,我和劉賢弟在九泉之下,不免時發浩嘆。”
他說到這裡,從懷中摸出一本冊子來,說道:“這是《笑傲江湖曲》的琴譜簫譜,請小兄弟念著我二人一番心血,將這琴譜簫譜攜至世上,覓得傳人。”
劉正風道:“這《笑傲江湖曲》倘能流傳於世,我和曲大哥死也瞑目了。”
李阿門聽得翻了翻白眼,對這兩人徹底無語了。看來這兩人仍舊沒有抱太大的希望,之前的話簡直都是對他們白說了。
不過也隨他們的意吧,完成最後心願,徹底了斷過去後,自然可入他無量作死門了。
令狐沖躬身從曲洋手中接過曲譜,放入懷中,說道:“二位放心,晚輩自當盡力。”
他先前聽說曲洋有事相求,只道是十分艱難危險之事,更擔心去辦理此事,只怕要違犯門規,得罪正派中的同道,但在當時情勢之下卻又不便不允,哪知只不過是要他找兩個人來學琴學簫,登時大為寬慰,輕輕吁了口氣。
劉正風道:“令狐賢侄,這曲子不但是我二人畢生心血之所寄,還關聯到一位古人。這‘笑傲江湖曲’中間的一大段琴曲,是曲大哥依據晉人嵇康的《廣陵散》而改編的。”
曲洋對此事甚是得意,微笑道:“自來相傳,嵇康死後,《廣陵散》從此絕響,你可猜得到我卻又何處得來?”
令狐沖尋思:“音律之道,我一竅不通,何況你二人行事大大的與眾不同,我又怎猜得到。”
便道:“尚請前輩賜告。”
曲洋笑道:“嵇康這個人,是很有點意思的,史書上說他‘文辭壯麗,好言老莊而尚奇任俠’,這性子很對我的脾胃。鍾會當時做大官,慕名去拜訪他,嵇康自顧自打鐵,不予理會。鍾會討了個沒趣,只得離去。嵇康問他:‘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鍾會說:‘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鍾會這傢伙,也算得是個聰明才智之士了,就可惜胸襟太小,為了這件事心中生氣,向司馬昭說嵇康的壞話,司馬昭便把嵇康殺了。嵇康臨刑時撫琴一曲,的確很有氣度,但他說‘《廣陵散》從此絕矣’,這句話卻未免把後世之人都看得小了。這曲子又不是他作的。他是西晉時人,此曲就算西晉之後失傳,難道在西晉之前也沒有了嗎?”
令狐沖不解,問道:“西晉之前?”
曲洋道:“是啊!我對他這句話挺不服氣,便去發掘西漢、東漢兩朝皇帝和大臣的墳墓,一連掘二十九座古墓,終於在蔡邕的墓中,覓到了《廣陵散》的曲譜。”
說罷呵呵大笑,甚是得意。
令狐沖心下駭異:“這位前輩為了一首琴曲,竟致去連掘二十九座古墓。”
只見曲洋笑容收斂,神色黯然,說道:“小兄弟,你是正教中的名門大弟子,我本來不該託你,只是事在危急,迫不得已的牽累於你,莫怪莫怪。”
轉頭向劉正風道:“兄弟,這便可以了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