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水三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2部分,烽火男兒行,擊水三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向前爬行了莫約百十米,唐城停了下來,用望遠鏡觀察著前面的地形和情況。出現在視線裡的土匪看著不多,莫約有十幾個。其中有兩個身穿黑色棉衣的漢子尤為顯眼,唐城知道這兩個傢伙便是蔡水生所說的那些大頭領的鐵桿跟班。仔細觀察著那倆黑衣漢子,唐城看到了他們身邊放著的步槍,只看了一眼,趴伏在地上的唐城就差點笑了出來,敢情這倆土匪用的是老套筒。

蒙城守備團組建之初,那些團丁們用的就有老套筒,所以唐城對這種老掉牙的步槍很是熟悉。老套筒實際就是初期的漢陽造,是湖北漢陽槍炮廠的產品,湖北槍炮廠1895年8月開始小量生產仿造步槍,冬季開始生產仿造德國出品的1888式委員會步槍。因為德88式槍管外部有一套筒,所以湖北槍炮廠仿製生產的這種步槍就俗稱老套筒,增加套筒的原因是因為當時所用槍管材質不好,在步槍射擊時經常炸膛,為了安全起見,在原槍管的外面又套上一根鋼管,所以叫老套筒。

老套筒雖說是仿製的德式步槍,可老套筒的射程和威力遠遠不如德式的1988式步槍,而且這種步槍伸出的年代久遠,保不齊在連續射擊的時候就會出現故障。跟著唐城一塊趴伏在野地裡的游擊隊員已經有些焦躁,可端著望遠鏡的唐城卻還是紋絲不動的趴著不動窩,打仗是會死人的,為了避免出現大的傷亡,在沒有真正瞭解敵情之前,唐城決計不會下令開打。

小心謹慎是謝波送給唐城的一句話,也正是這四個字讓脫離二連的唐城獨自一人從千燈鎮活著出現在南京城裡。正因為是自己的切身體會,唐城才會在每次戰鬥開始之前進行反推的推演,要想殺敵就要先學會保住自己的小命,否則一切都是白搭。左右看了一眼,示意那幾個游擊隊員稍安勿躁,離著他們不遠有一處隆起,唐城準備把那裡當做自己的擲彈筒陣地。

這不是唐城第一次和游擊隊的人搭夥作戰,對於游擊隊的戰鬥力,唐城打心底裡不是很看好,這些人不怕死,作戰也算勇敢,可他們太過節省子彈,每每連第一個彈橋都沒有打完就會端著武器衝出去和敵人玩拼刺。有敢於直面敵人的勇氣是好的,可唐城對這樣的作戰戰術卻不敢苟同,在他看來人是第一位的,如果手底下計程車兵都死光了,就是留下再多的子彈也是無濟於事。

心知自己的小體格不是近身拼刺的材料,所以唐城出發的時候就帶上了自己那架擲彈筒,他打算找一個合適的地方用擲彈筒提供遠端火力,這樣不用玩拼刺還能掩護進攻,一舉兩得。稍稍活動了一下僵直的手指,收回望遠鏡的唐城終於打出了繼續前進的手勢,早已經等的不耐煩的游擊隊們手腳並用的向前爬行,速度比起剛才已是快了很多。

已經知道了這夥流匪的虛實,唐城也懶得說教這幾個隨同自己的游擊隊員,說不定自己用擲彈筒砸幾顆手雷過去,這夥流匪就能丟了大營逃之夭夭。唐城剛才在望遠鏡裡看到的那十幾個流匪應該算是土匪大營的警戒部隊,可惜他們只顧聚在一起閒聊耗時間,卻沒有一個人去留意遠處的動靜,唐城他們都已經摸到距離他們不足百米了,這十幾個土匪居然不知道。

終於爬到了野地裡的那處隆起,隆起的小土包雖說不算很大,但足夠隱蔽唐城的身形不被對方發現。再次停下來的唐城重新端起望遠鏡向前觀望,離的近了自然就看的更清楚,仔細觀察了出現在望遠鏡裡的十幾個土匪,再三確認這十幾個土匪中只有那兩支老套筒步槍,趴伏在小土包後面的唐城開始從大腿上解下用繩子捆綁著的擲彈筒。

這十幾個土匪身後不遠就是他們搭建的窩棚,而唐城他們距離這十幾個土匪還有六七十米遠,依照身邊這幾個游擊隊員目前的槍法,唐城沒敢指望靠他們手裡的步槍在第一時間就幹掉那倆黑衣土匪。擲彈筒雖說是日軍的武器,可從南京城和日軍血戰開始,唐城就開始接觸這種武器,雖說沒有日軍的擲彈兵打的準,但兩發中總是能有一發能準確擊中目標的。

六七十米的距離使用擲彈筒再合適不過,用自己琢磨出來的那套步驟計算了一下距離和擲彈筒的角度,唐城示意身邊的這幾個游擊隊員繼續向前移動。左手扶著擲彈筒,右手把手雷塞進擲彈筒的炮管裡,唐城有點緊張的盯著對面的那十幾個土匪。如果他們沒有發現潛伏抵近的游擊隊員,唐城的這顆手雷就能省下來,只要靠近到相隔30米的距離,那幾個游擊隊員不說槍槍命中,至少也能解決掉那兩個帶槍的黑衣土匪。

和蔡水生他們一樣,這十幾個土匪也是圍聚在一個稍稍避風的地方,可圍聚在一起的人多了,就總有人是靠在最外面的。一個腮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秦殤

泰達魔王

仕途沉浮

莊無魚

絕品醫生

痛罰

寵妻之老公太霸道

靜默成繭

將遇良才

青澀春天

奈何公主想嫁我

陌驕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