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報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部分,烽火智囊,知恩報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明方默然無語,點首認可(王楚英《史迪威同杜聿明在緬甸的一段糾葛》)。
遠征軍第一期階段,蔣介石造訪緬甸戰場,視察擔任曼德勒衛戍任務的新三十八師,均由林蔚陪同。此前,已電令駐緬參謀團林蔚和代長官杜聿明要絕對服從史迪威的指揮。在緬甸戰場出現了盟軍四巨頭,即史迪威、亞歷山大、林蔚、杜聿明指揮約12萬中英聯軍抗擊6萬日軍的局面。其間,杜聿明和史迪威的關係時好時壞,國民黨政府為了抗戰大局,改由抗日名將羅卓英上將取代衛立煌擔任中國遠征軍司令長官,統帥駐緬中國軍隊,受史迪威指揮,並以在緬甸的參謀團團長林蔚作為史迪威的幕僚長,協助史迪威策劃緬戰。林蔚手下的參謀還向史迪威講述《將相和》故事,他們能以英文確鑿複述廉頗、藺相如之間彎彎繞的故事,還真令人欽佩。
抗戰烽火的澆鑄之一(7)
涉外高參
杜建時曾任戰區副參謀長、陸軍大學教務處處長、國防研究室主任,軍委會委員長侍從室高階參謀,天津市市長。
他是天津人,少年時古文基礎就很好。1931年,北洋的陸軍大學遷移到南京續辦,他得以入校深造,教育長楊傑器重他,作為第十期畢業生代表演說總結。1934年,蔣先生派其到美國堪薩斯陸軍大學讀書,其後又在美國學國際關係專業。1939年回國,一度任第九戰區副參謀長。以其學術造詣深厚,兼任中央軍校長沙分校主任,輪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