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3部分,安王妃,花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靈,恐懼之下對罪行供認不諱,其中,他的證詞中曾提及,曾不小心聽到堂主與道主的對話,言及邪教背後的主使乃是當朝丞相梅蒼雲梅大人。臣女聽聞後,恐邪教妖人冤枉梅丞相,便親自著人抓捕那香主口中的堂主與道主,經過審訊,兩人對此事亦是供認不諱。”
方笑語一聲冷哼,繼續道:“梅丞相不僅私下與流沙國有著緊密聯絡,又曾藏匿狐狼草原的刺客,指使其刺殺太子殿下和二皇子殿下,當時情景,皇上親自在場,當知臣女所言並無添油加醋。而梅丞相明知皇上痛恨,卻依舊插手軍務,如今又建立邪教,四處傳道,慫恿百姓對朝廷怨恨,又大加貶低佛道兩教,危言聳聽,製造恐慌,其究竟是何等居心,請皇上明察。”
方笑語話音一落,朝堂上頓時一片的吸氣聲。
眾人心中都對方笑語有些另眼相看了。這個女子,要說狠,那可是真狠啊。不僅將流沙國之戰的過錯全都安在了梅丞相的頭上,如此,一開始鎮遠軍的幾次戰敗就完全將方劍璋給洗了個透白。方劍璋身為北燕大將,戰爭的失敗不僅他沒有過錯,反倒還成了受害者。再加之這方笑語倒也有幾分本事,一趟北燕下去,還真將這仗給打贏了,雖然他們覺得大部分功勞還是在北燕的幾位副將身上,覺得方笑語不過是幸運,這才撈了一大票的功勞,但不得不說,方笑語這步棋走的很妙,否則鎮遠軍在方劍璋前去北燕之前的幾次敗仗,哪怕不是方劍璋指揮,身為大將軍,也必須要負起責任來。可被方笑語這麼一攪合,方劍璋一點罪責沒有,反倒是皇上可能還得獎勵他以安慰軍心。
可憐了梅丞相倒了大黴,要將這口黑鍋背到死了。特別是他親口承認了插手軍務之事,這可是皇上最痛恨的。只這一點,就徹底的轉移了鎮遠軍曾幾次戰敗的話題,事情就這麼一筆帶過了。皇上沒有再提,此事幾乎就是過去了,不僅不用懲罰,因為後來將功折罪,不僅贏得了與流沙國的戰爭,還一舉將流沙國的老窩給端了,這麼大的功勞,最後就全是方笑語和方劍璋的了。
而將北燕之戰的過錯推給了梅蒼雲還不夠,為了將之一網打盡,這邪教的問題竟也推給了梅蒼雲。
若說這邪教真是梅蒼雲建立的,他們還真是有些不信。
建立邪教總該有原因,梅蒼雲做這樣的事又有什麼意義?一旦被人給抓到了把柄,他一家老小絕難有一個存活的。何況,幕後主使這樣大的事情,什麼堂主和道主怎麼可能如此輕易的就說出來,還恰巧被一個香主給聽到了,而這個香主又恰巧是方笑語給抓住的,這一切一切的巧合,聽起來都帶著一種濃濃的刻意。
但是,不用什麼實質的證據,只要將邪教往梅蒼雲身上一推就行了。因為他們更加沒有證據證明這邪教的幕後主使並不是梅蒼雲。
方笑語至少還抓了個香主堂主道主,有這些人的證詞在,多多少少還有一點可信度。可梅蒼雲又該怎麼證實自己是無辜的?
也抓個邪教妖人證明他不是幕後的教祖?要是真有邪教妖人為他作證,恐怕就更是坐實了他是幕後教祖的罪名。而若是無人作證,卻又無法證明方笑語的話是故意陷害。梅蒼雲這一次恐怕是遇上對手了。
梅蒼雲自然也想到了這一點,於是反駁道:“皇上,老臣如何可能是那邪教妖人背後的教祖?老臣滿門忠烈,從不敢對皇上有任何的不忠不臣之心。這邪教妖人橫行京城,妖言惑眾,老臣怨恨他們都尚且不及,又如何會與他們同流合汙?那方笑語分明是要冤枉老臣,所謂香主堂主道主也不過是她一人之言。誰又知是否是她自個兒尋了人,指使那些人來冤枉老臣!”
說著,梅蒼雲一臉怨怒的對皇帝道:“皇上,這方笑語如此看不得老臣,竟用此等手段來陷害老臣,她才是真的擁有不臣之心,想將忠心耿耿的老臣除去,進而迷惑聖上,請皇上莫要上了這個女子的當啊!”
梅蒼雲滿臉的悲憤,那種憤怒就像是由心而發,額頭上都佈滿了青筋,臉憋的通紅,一個勁兒的磕頭。
方笑語卻冷笑,道:“梅丞相,你莫非以為皇上是個昏君不成?皇上英明神武,如何可能會被一個小小女子迷惑?若非我所言皆是真實,皇上又怎會輕易懷疑一個忠心的臣子?丞相大人,皇上為何不懷疑殿上的其他大臣?”
“你這是強詞奪理!”梅蒼雲一張扭曲陰狠的臉正對著方笑語,他特別想就這麼撲上去掐死這個信口雌黃的女人!
方笑語卻無視了梅蒼雲的怨毒,而是拱手對皇帝道:“皇上,臣女並非無端指責丞相大人。若非是證據確鑿,臣女如何敢一言斷定一國丞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