剷除不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77部分,大唐雙龍傳4,剷除不公,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元真、段達等十多人,在午後的陽光下,蹲在山頭高地一處莽樹叢後,遙觀三里外遠處按兵不動的李元吉二萬騎兵部隊,三縷煙火,梟梟升起,知會遠方唐軍突圍軍的位置。
五艘補給船從伊水駛至,為李元吉軍送來用品糧食。
眾人無復破圍而出的興奮心情和威猛形象,為減輕戰馬的負擔,沉重的盔甲均在途中棄掉,且因人人身上多少掛彩,因失血和奔波以致臉色蒼白,頗有窮途末路的景象。
寇仲雙目閃閃的注硯敵陣,狠狠道:〃李元吉何時變得這麼津明,我停他也停,擺明要吊在我們後方鍥而不捨,卻避免交戰。〃
跋鋒寒沉聲道:〃我們應沿洛水走而非伊水,那至少可曉得李世民的追兵所在。〃
眾人默然無語,敵人策略高明,迫得他們不住逃亡,然後在適當時機,於他們兵疲馬乏時,發動攻擊,一舉把他們徹底擊垮。
徐子陵神色凝重的道:〃我們定要設法擺脫李元吉的追兵,始有希望闖過李世民那一關。〃
寇仲環觀遠近形勢,伊洛河原平坦的沃野至此已盡,地勢開始起伏變化,在正南處一列山巒延綿擴充套件,東抵伊河,西接大片古木參大的原始樹林,若往西行,快馬可在兩個時辰內抵達洛水東岸。
一道小河從山區倘流蜿蜒而至,流入伊水。他所率領疲不能與的戰士正在小河兩旁休息進食,戰馬則吃草喝水。
寇仲仰首觀天,通:〃師傅!風向會否改變?〃
除跋鋒寒和徐子陵外,其他人聽得一頭霧水,不知其所云。
跋鋒寒細觀天雲,道:〃若為師所料無誤,今晚仍風向不改的吹西北風,只要我們放火燃燒山區東北的密林,西北風會帶來濃煙,阻截追兵。〃
楊公卿等均聽得津神大振。
麻常皺眉道:〃我們往來伊洛,一向走山區西面開發的林路,走山區卻從未試過。〃
王玄恕道:〃山中有通路。〃
眾皆愕然,此話若從曾在王世充麾下任事的任何一人口裡說出,絕沒有人奇怪,但王玄恕一向養尊處優,怎會曉得山區內的情況。
王玄恕顯是想起父兄,神色一黯,垂頭道:〃父皇他……唉!爹曾令我勘察洛陽南方一帶山川形勢,所以我曾多次進出山區,山區南端有一處出口,可抵伊闕西北的林區。〃
眾人恍然,王世充一向貪生怕死,遣兒子勘察形勢,是為預留逃路。
寇仲道:〃那就由玄恕領路,現在我們先使人到山區西北樹林處做手腳,我們今晚就撇掉李元吉,逃之夭夭。〃
單雄信擔憂道:〃我們雖可暫阻李元吉追入山區,可是進山區後更是全無退路,只要李元吉知會李世民,李世民河與壽安和伊闕兩支部隊會合,在山區南方出口守候我們,若我們被困山區,將是全軍盡沒的結局。〃
寇仲微笑道:〃若非玄恕通曉山中形勢,誰敢取道山區?〃
跋野剛同意道:〃當然是舍山區而取林內官道,既快捷又方便。〃
寇仲像已成竹在胸,從容道:〃這正是用兵貴奇的道理,李元吉正因猜到我們不敢入山,故而按兵不動,任由我們從林中官道南逃,因為李世民正忱兵另一邊出口,作好一切工事防禦,來個迎頭痛擊。我們改採山道,必能令他陣腳大亂,我們則有機可乘。〃
跋鋒寒淡淡道:〃這叫險中求勝。〃
楊公卿嘆道:〃三個出口,李世民只能把守且二,我們如能在李世民完成攔截前先一步出山,當然一切沒有問題,否則亦不該選擇李世民親自把關的出口。〃
眾人皆明白他嘆氣的因由,是為對此無從揣測。
王玄恕道:〃貼近伊水的出口非常隱蔽,敵人未必知道。〃
寇仲壓低聲音道:〃一晚工夫能否透過山區?〃
王玄恕道:〃若不停趕路,仍須半天,但這樣恐怕人馬均支撐不住。〃
寇仲再往上空瞧去,雙目射出深思的神色,通:〃那我們就定下後晚出山的目標,今趟將輪到我暗敵明,當天上獵鷹盤飛時,李世民也離我們不遠哩!〃
黃昏時分,西北方山林突然火起,迅速蔓延,火勢猛烈,往東南席捲而來,人屑濃煙,把李元吉追兵的前路截斷。
最微妙處是突圍軍先集中在山區和窄道問的山頭,在濃煙掩蔽敵人視線的當兒,始迅速進入山區,今李元吉方面一時難以把握他們取道山區還是從林中官道撤走。
在王玄恕領路下,全體將士牽騎疾行,登山下谷,穿林涉溪,在連綿的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