僻處自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部分,幻劍逆天,僻處自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四周陰風悄然散去,鬼哭漸遠,屋內又恢復了平靜。小童自空中緩緩落下,身上的血色圖案已消失不見。
風帥踉蹌一下,跌坐在地。
王明儒看得目瞪口呆,待醒過神來,見風帥閉目調息,不敢打擾,便上前抱起小童,放在床上,見小童雖仍無呼吸、脈搏。但身體溫熱柔軟,就如活人一般。懸著的心便放了下來。
風帥閉目調息片刻,緩緩睜開眼睛,嘆道:“這祈命之法當真兇險!”聲音竟已啞了。
王明儒見風帥面色死灰,神情疲憊,便道:“我扶風帥回房休息一下吧?”
“不用,”風帥啞聲說道:“這小童被我施以祈命之法,十日內,可保魂魄不散,你即刻動身,前往嶗山,求見我那師兄!此事成敗全仰仗明儒兄了!”
王明儒對這風帥深鞠一躬,說道:“風帥放心,明儒決不辱使命,就是舍了這條性命,也求得他下山助你!”
風帥正色道:“明儒切莫勉強,我那師兄性格頗為古怪,最煩他人囉嗦,你只需將那事說於他聽,下不下山,全憑他意,你若勉強,反而不美,若惹我師兄性起,只怕你有性命之憂,切記,切記!”
王明儒點頭答允,心中卻想:風帥對我有救命大恩,為人又光明磊落,心懷黎民百姓,此次一定要幫他辦了這件大事,如若不成,舍了這條性命就是,也算報答了他的知遇之恩。
風帥哪知他心中所思,見他答允,便放下心來,說道:“你且先行,我需在此調養半日,明日就啟程趕往嶗山,嶗山腳下有一縣城,以嶗山為名,我便住在城內同來客棧,等你事完之後便來尋我,我只能在客棧等你五日,你若有事耽擱,便直接前往南京。”
王明儒一一記在心裡,辭別風帥,僱了輛馬車,將小童放在車上,又怕馬車顛簸,又買了兩床厚被,一張鋪在小童身底,一張給小童蓋上,一路不停,往嶗山去了。
行了三日,已至嶗山腳下,道路漸漸崎嶇,馬車無法通行。王明儒見有富貴人家上山,皆乘山轎,那山轎與普通轎子不同,轎身略小,離地甚高,方便山道行走。便留了心,卻見山道兩旁,三三兩兩的,不時有轎伕與人搭訕,招攬生意,想是要載人上山,賺些辛苦錢。
王明儒讓車伕停下馬車,下得車來,果然就有轎伕上前,陪笑問道:“客官上山可要山轎?”
王明儒見那人面相忠厚,不似奸詐之人,點點頭說道:“我正要上山,小兒身患重病,聽聞山上華嚴寺中住有高僧。特上山求醫。”
那人笑道:“既然如此,客官正要坐轎才是,山上風大,令郎身體有恙,受不得風寒!”
王明儒與那人談好價錢,回頭給了車伕一些銀兩,著他回去。自己抱起小童,上了山轎。那小童雖無呼吸、脈搏,但臉色紅潤,一如常人。那轎伕也不起疑。招呼同伴,抬起山轎,吆喝連聲,上山去了。
萬物為芻狗 第6章:那羅佛窟
書香屋 更新時間:2010…7…8 15:55:04 本章字數:3446
王明儒身體單薄,小童又骨瘦如柴,兩人共乘一轎,反不及一個常人重量,那兩轎伕抬得甚為輕鬆。王明儒只覺山轎一顫一顫,頗是舒服,眼皮漸漸發沉,一覺睡了過去。待他醒轉,已到半山腰,幸好一路向上,王明儒身體自然後傾,懷中小童壓在王明儒腹部,腿上反倒受力頗輕,並未因王明儒睡著,手上無力,失手跌落。
山轎兩側各有一個小窗,用布簾擋住,王明儒撩開布簾,向外望去,一時海波山色頓收眼底:一邊是碧海連天,驚濤拍岸;另一邊是青松怪石,鬱鬱蔥蔥。嶗山三面臨海,雲氣嵐光,變幻無常,美不勝收。王明儒只覺胸中煩悶之氣一掃而空。
美景當前,時間便過得飛快,不多時,山轎已達華嚴寺,王明儒待山轎停穩,抱著小童下了山轎,他心情歡愉,按照事先商量的價格又多給了些銀兩,那轎伕千恩萬謝的去了。
王明儒見那華嚴寺行人如織,香火鼎盛,也不進去,只從寺院北側一路向西,沿著一條山澗,向上行去。路上行人漸少,至後來竟再無一人,只聞山泉叮咚,鳥語不斷,又行了片刻,來到一座山洞跟前。那山洞旁的石壁上,寫了四個大字:“那……羅……佛……窟”
王明儒抱著小童快步走了進去,那山洞倒不太深,四壁如削,洞頂有一圓孔,一柱陽光照了下來,在地上形成了一個圓形的光斑。王明儒站到光斑之上,朗聲說道:“在下金華王明儒,拜見卓哲前輩,請現身一見。”
“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