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七十七章 壽禮,花開錦繡,吱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那邊陌夫人回家翻箱倒櫃,甚至寫了信回鉅鹿,讓家裡的人幫著在庫房裡找合適的壽禮不說,傅庭筠這邊準備好了筆墨,開始抄錄法華經。
葉掌櫃卻突然登門拜訪。
傅庭筠有些意外。
為了避嫌,平時有什麼事他都會讓自己的長媳幫著傳話。
她去南房的廳堂見了葉掌櫃。
原來葉掌櫃是來給她送東西。
“麻姑獻壽玻璃插屏,早先有人提前定製了準備送給莊王的,最後不知道為什麼沒來拿。在寶慶樓的庫房裡放了七、八年了。”他說著,又搬出個錦盒,“天色靈芝獻壽仙桃盤……平時不算是什麼好東西,可這當頭,嘿嘿,卻是有錢也難得買到。”說著,開啟了錦盒,“太太您看,像不像靈芝獻壽?”
那是塊用石頭做成的桃盤,盤面有天色的花紋,乍眼一看,就像並放著一對靈芝似的。玻璃插屏就更不用說了。玻璃易碎,家裡的陳設又要按四季更換,大家多用紫檀、雞翅木、梨花木,玻璃的屏風,很少見。
“我尋思著九爺也要送壽禮,又不能送些古董,就找了這兩個物件。”趙家的家底單薄,若是送些古董,不免讓人起疑這些銀子從哪裡來。葉掌櫃含蓄地道,“就想辦法找了這兩個物件,雖說不值什麼錢,卻勝在兆頭好。太太您看用不用得上?”
“用得上,用得上。”傅庭筠喜出望外,摩挲著那石頭桃盤笑道,“我和九爺正為給太皇太后的壽禮發愁呢!還好有葉掌櫃,不然真不知道該怎麼辦好
。”然後又把陪陌夫人上街的事說給了葉掌櫃聽,“難道葉掌櫃能坐大通號第三把交椅,就這份高瞻遠矚的目光,已非常人可比。我們要多跟葉掌櫃學學才是。”滿臉的感激。
雪中送炭,接受的人固然歡喜,送的人想著自己幫著別人解了燃眉之急,心裡也會有種滿足感。
葉掌櫃笑容滿面,謙虛道:“太太不覺得我多事就好。”然後和傅庭筠說了些閒話,起身告辭了,連兩件東西的銀子都沒有要。
傅庭筠覺得過意不去,估算著到寶慶樓打了兩套銀頭面,一套送給了葉掌櫃的太太,一套送給了葉掌櫃的長媳,這都是後話了。
落實了壽禮的事,她的心也定下來,每天早上洗手焚香,抄三百個字的法華經。
這樣過了幾天,王夫人來訪。
她神色有些黯淡,委婉向傅庭筠說起了母親的來意,並道:“還好你有事讓阿森去了西安府,不然阿森只怕也要跟著我受氣。”眉宇間少見地流露出些許的傷心和無奈。
傅庭筠不好多言,只笑著問她是什麼時候回來的,老夫人和程太太一般上可好。並定下日子,過兩天去拜訪老太太和程太太。
王夫人見傅庭筠沒有追問,鬆了口氣,客氣了一番,起身告辭。
過了幾天,傅庭筠去王家看望了老夫人和程太太。
兩人的神色都有些灰敗,就是笑,也帶著幾分勉強。聽說傅庭筠的丈夫是貴州總兵,老太太和程姨娘待傅庭筠就多了幾分熱忱。
傅庭筠看著不由在心情裡暗暗嘆氣,略坐了一會就起身告辭了。
或者是有心事,王家的人沒有多留她。
待過了立冬,太皇太后壽誕的禮儀定了下來,市上面只要是沾著“壽”字的東西都開始貴得離譜,而且各地封疆大吏都已開始準備送壽禮,近些的如山東、山西等省份的,會等到臘月啟程,趕在正月初十之前到到,元宵節過後開始送壽禮。遠些的如雲南、貴州、福建,這時候就要啟程了,否則就趕不上太皇太后的壽誕了。
這個時候,趙凌悄然回了京都。
傅庭筠又驚又喜,小聲問他:“事情辦得怎樣?”
“比想像中的還要順利。”趙凌閉著眼睛,懶洋洋靠在松木澡盆裡,由傅庭筠服侍著盥洗,道,“西平侯這幾年在何福的挾制下日子艱難,雖然馮老三那邊替他賺了不少錢,但西平侯家大業大,依舊入不敷出。前些日子隆平侯過生辰,西平侯府送的壽禮竟然是前幾年穎川送給他的壽禮,還被輔國公府的人給認了出來。西平侯因此把希望都寄託在了俞閣老的身上,卻收效甚微,西平侯已經有些不耐煩了。馮老三覺得這樣下去西平侯只會每況愈下,說不定還會出大事的。他要我承諾,他幫我打聽西平侯和俞家的事,但若是出事,我保他們家嫡枝的性命安全。我答應了。要是運氣好的話,說不定到時候我們只要適時地添把火就行了,甚至用不著自己出面……至於何福那裡,多半已經知道我我私下回過陝西了,他派了人告誡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