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七十一章 著落,花開錦繡,吱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閣老當年入閣的時候不也坐了好幾年的冷板凳?老爺高風亮節,滿朝文武大臣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路遙見馬力,日久見人心,時間長了,皇上自然就知道了。這個時候,還請老爺放寬心才是。”然後笑道,“老爺有些時候沒有看見珍姐兒了吧?珍姐兒都會喊人了!要不,我讓人把珍姐兒抱過來你瞧瞧?”
“不用了。”俞閣老實在是沒這個心情,問起俞敬修,“他什麼時候回來?”
俞敬修不過是代天巡視,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回京都來將巡視的情況報給上峰。
“算算日子,就這兩天了。”說起兒子,俞夫人的心情也好了不少,“德圃這次辦事得力,老爺後繼有人!”
俞敬修去後查了一個貪墨案,反響很好。俞夫人這個時候拿出來說,是想讓丈夫心情好一點。
俞閣老聽後果然神色微霽,道:“他也還算聽話。”
正說著,有小廝跑進來稟道:“大爺回來了!”
俞閣老和俞夫人不由都露出喜悅的笑容來。俞夫人更是到大門口迎了兒子,然後牽了兒子的手。一路上問著去山東的日常起居,陪著俞敬修去見了俞閣老。
和母親見到兒子的喜形於色相比,父親就顯得冷靜得多。
俞閣老淡淡地和兒子打著招呼:“回來了!”
俞敬修恭敬地應“是”,給父親行了大禮。
看見老成了幾分的兒子,俞閣老眼底閃過一絲欣慰。吩咐俞敬修:“這走了好幾個月,不僅你母親惦記,你媳婦只怕也惦記著。去後院見見你媳婦。梳洗一番,等會帶了你媳婦和孩子到正屋來用晚膳。”
俞敬修笑著應喏,回了內院。
俞夫人帶著束媽媽去了廚房。忙著晚上的家宴。
範氏見到丈夫。喜出望外,親自服侍俞敬修梳洗更衣,又拿了新式的春衫給俞敬修換個。
俞敬修就看:“這是你做的?”
範氏想到了冬衣的烏龍,強壓了心中的不快,笑道:“妾身哪有這個空閒?這是針線上的媽媽做的。”
俞敬修就低頭打量了身上新衣一番,道:“還是你做的好,合身,樣式也簡單大方
。”然後笑著。“你若是有空,還是幫我做兩件吧!”
範氏氣結,卻不能不應。
含含糊糊地說了幾句話。束媽媽來催他們過去用晚膳。
範氏抱了珍姐兒,和俞敬修一起去了正屋。
用過晚膳。一家人移到西邊的宴息室喝茶。
俞閣老正想問俞敬修去山東的情景,俞敬修卻先開口,問起了太皇太后的壽誕:“聽說要大辦?由禮部和光祿寺、太常寺一起辦理。李閣老還提出在中和殿辦千秋宴,請朝中七旬以上的誥命夫人參加?”
“皇上是有這個意思,不過還在集議中。”俞閣老聽著笑道,“沒想到你訊息這麼靈通,遠在山東都知道了。”
“我是聽蔣大人說的。”俞敬修說著,嚷道,“這是誰的主意啊?讓七旬以上的誥命夫人到中和殿參加千秋宴,這不是要人的命嗎?萬一宴席上有誰挺不出,那豈不是晦氣?”
俞閣老見兒子一副義憤填膺的樣子,臉色微沉,道:“這不是你操心的事,你不要在外面胡言亂語。”接著問他,“蔣大人,是不是山東布政司左參議?”
“是他!”
俞閣老深深地望了兒子一眼,若有所指地道:“田閣老的母親走了兩步,他是田閣老同母異父的侄兒!”
“我已經知道了。”俞敬修笑道,“他和我的關係還不錯。”
俞閣老望著兒子:“那他可告訴你這主意是誰提出來的?”
“是陳丹亭。”俞敬修笑道,“他還說,很多封疆大吏知道皇上想為太皇太后過七十大壽,雖然影子都還沒有,可都想著法子在準備壽禮呢!不說別的地方,就山東,古玩字畫、金銀玉器全都漲了三成。今天那些開銀樓的可有番賺頭了。”
一旁的俞夫人插言道:“我們是不是也要準備準備?免得到時候有錢也買不到什麼好東西!”
俞敬修笑道:“母親,您不用擔心。我早準備好了——用沉香木照著太皇太后的模樣兒雕了個觀世音像,還在山東日照,過兩天就能雕好送回來了。”
這點東西當然不行。不過俞夫人聽著還是喜笑顏開,道:“德圃如今越發的有大人樣了!”抬頭卻看見坐在身邊的丈夫低頭沉思,滿臉的肅然,她不禁有些詫異,溫聲問俞閣老:“老爺在想辦法呢?”
“哦!”俞閣老坐直了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