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四十七章 關係(加更求粉紅票),花開錦繡,吱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爹爹,您放心,我一定會好好當差,再給娘掙個誥命回來的。”俞敬修向父親保證。
俞夫人已經是一品誥命了,難道俞敬修還能給母親掙個超一品的誥命不成?功在社稷,才有可能封爵,武官可以透過打仗獲得,文官的功勞卻不好評價……俞敬修這麼說,不過是為了安慰父親罷了。
兒子有這心,做父親的已經很高興了。何況是在俞閣老剛剛受了打擊的情況之下。
俞閣老很是欣慰。
但等兒子一走,他的臉就沉了下來。
不聲不響,就把錢東林推到了首輔的位置上,皇上可真是不簡單啊!
說不定真的要出個震樂爍今的君王了!
下一步該怎麼走呢?
錢東林晚他兩科,是福建龍巖人,曾在吏部使任過掌印給事中,因與得罪洪度而被貶到通政使做了多年的經歷,新帝登基,他才擢翰林院侍講,剛提為翰林院掌院學士不久……兩人當然認識,錢東林任吏部任掌印給事中的時候,兩人還一起遊過玉鳴山,不過後來自己一路升遷,錢東林卻越混越差,自自然然就有了距離。不知道現在補救還來不來的及?
至於陳丹亭,比錢東林還晚兩科,祖籍京都,前十二年一直在下面任縣令,後擢戶部主事、翰林院學士,皇上登基後才任的國子監祭酒……他根本不熟悉。
俞閣老想著,在屋裡踱起步子來。
錢東林有些固執,做掌印給事中的時候就不是個好說話的,更不要說現在了
不知道陳丹亭的性情怎樣?若是從前,到好打聽。如今陳丹亭貴為閣老,面子上的事斷然不會出什麼差錯,反而難以摸清他的真脾氣了。
想到這裡,他不禁撫了撫額頭,陷入了沉思。
而退出書房的俞敬修並沒有立刻就回自己的院子,而是靜靜地站在書房的槅扇前聽了半天書房的動靜。
見父親只是在書房裡踱著步子。俞敬修心中微安。
事情的經過他早向父親的幕僚打聽清楚了。
皇上召了內閣議政。沈閣老將莫英伯貪墨的證據拿了出來,皇上大怒。當即命父親領三司匯審。沈閣老立刻呈請皇上,說自己貴為首輔,督管不力,提出仕致。皇上和顏悅色地說了些挽留的話。沈閣老再三請辭,皇上勉強同意了,然後按例問了他一句“誰能入閣”,沈閣老立刻向皇上推薦了錢東林和陳丹亭。
這兩個人根本沒有資格入閣。
當時田閣老就反對,沈閣老卻說什麼“我等老邁。當推年輕力強之人入閣,為皇上分憂”的話,王閣老、劉閣老立刻附議,田閣老棄權。
七位閣老,莫閣老失去了資格。父親當時還指望著胡閣老等人為自己說句話,開個頭,他也好為自己爭取一下。為了避嫌。因而沒有參與集議,只有田閣老一人反對,這件事順利透過,行人司立刻著手擬旨。
速度前所未有的快。
等父親再想反對的時候。大勢已去。
想起這些,俞敬修不由咬牙切齒。
沈世充這個老匹夫。收了錢不辦事。分明是怕自己不得善終,所以和皇上串通一氣,他負責將莫英伯拉下馬,將皇上屬意的錢東林、陳丹亭送入內閣,皇上免他一死……
念頭閃過,他的臉色更難看了。
君子報仇,十年不免。
待他進了吏部,低調穩健地幹上十年,到時候有你沈家瞧的!
想到以後的前景,他長長地舒了口氣,覺得心裡好受多了。
如果沒有意外,父親也就只能呆在這個職務上致仕了。他雖可借父親的光,但最多也就升到三品,想再往上升,勢必要得閣老、首輔們的青睞。陳丹亭比錢東林小十歲,等錢東林老邁時,陳丹亭正是年富力強幹事的時候,皇上這樣的安排,多半是想讓陳丹亭接錢東林的手。與其現在去巴結奉承讓人趨之若鶩的錢東林,還不如早走陳丹亭的路子……
這麼大原事,要不要和父親商量商量呢?
俞敬修猶豫著,聽書房裡沒有動靜,就輕輕撩了簾子朝裡張望。
俞閣老正坐在大520小說。
前些日子父親為首輔之職四處奔走,就算皇上沒有聽到什麼風聲,錢東林、陳丹亭肯定是知道的,就算他們不知道,錢東林任了首輔,自有人為了討好錢東林而將這件事告訴他
。王閣老、陳閣老早已向皇上投誠,父親勢單力薄,若是再被錢東林忌恨,只怕沒幾日就要被邊緣化。
想必父親也要想對策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