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七章 臨潼,花開錦繡,吱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讚揚她……那就算了吧,別跟他一般計較了。
傅庭筠的怒氣又煙消雲散,說了句“多謝九爺誇獎”,低頭吃飯不語,根本沒有發現自己的嘴角已經翹成了一個愉悅的弧度。
坐在對面的趙九爺搖了搖頭。
一會兒生氣,一會兒歡喜……還是個孩子脾氣!
他的嘴角噙了一絲的笑。
※※※※※
一路的擔驚受怕,一路的枕戈待旦,讓大家的心絃都繃得緊緊的,如今到了個安全的地方,用過晚膳,收拾了一下,三個人倒頭就睡,待一覺醒來,已是日上三竿。趙九爺檢查小推車,傅庭筠和阿森燒水、烙餅、做饅頭。
住在隔壁那位李家的十一姑奶奶聽說了傅庭筠的事,知道她今天就走,特意讓人送了十個熟雞蛋過來:“帶著路上吃!”
傅庭筠十分感激,用心烙了十張蔥油餅送過去。
老太太摩挲著傅庭筠羊脂玉般光潔細膩的手在心裡直嘆氣,相助的話卻無論如此也說不出口,畢竟她現在也是帶著全家老少寄居在孃家,只是反覆叮嚀她路上小心。
回到屋裡,七爺和七太太來了。
七太太送的是瓶霍香正氣水:“解太太那麼好的一個人……”說著,眼圈一紅,眼淚簌簌落下,惹得傅庭筠一陣哭。
由趙九爺陪在堂屋裡說話的七爺聽到動靜說了通安慰的話,夫妻倆這才告辭:“你們走的時候,我們就不送了。”
趙九爺連聲道謝,把七爺夫妻一直送到了門外的柳樹下。
傅庭筠打起精神來和阿森把涼好的晾開水灌進水囊裡。
趙九爺走過來,低聲道:“這裡是李家凹,不好拜奠,等到了西安府,我們請大興善寺的長老們幫解老爺一家都做做法事。”
“多謝九爺了!”傅庭筠收斂起哀容,朝他綻開一個燦爛的笑顏,“到時候還要煩請九爺帶我去才好!”眼中的水光晶瑩如露珠。
趙九爺沒有做聲,定定地望著她,目光深幽難名。
屋子裡的氣氛也隨著他的目光沉寂下來。
傅庭筠頗有些不自在。
把水囊裝上小推車的阿森跑了過來:“姑娘,我們要不要有水裡放點鹽——我看尚大嫂用鹽醃肉,肉可以一直吃到第二年春天也不壞!”
打破了滿室寂靜,讓氣氛又變得熱鬧起來。
“好啊!”傅庭筠忙轉過頭去,“夏天喝點淡鹽水可以解暑。”又道,“時辰不早了,我們做午飯吧!吃了休息一會,也該趕路了。”
“嗯!”阿森應著,和傅庭筠並肩進了廚房。
趙九爺佇立良久,才轉身進了屋。
※※※※※
太陽漸漸偏西,金黃色的陽光照在李家凹高高的木柵欄上,靜謐而安寧。
傅庭筠坐在小推車上默默地離開了李家凹,重新開始了早晚趕路、中午休息的日子。
期間也曾遇到過幾次搶劫,但都被趙九爺一一擋下了。有一次甚至是在半夜,傅庭筠也算是警醒的人了,等她睜開眼睛,趙九爺的齊眉棍已經打到了對方的腿上……
這樣走了四、五天,景色漸漸有了些變化——被剝了皮的大樹下偶爾會冒出幾根油綠色的青草。
他們進入了臨潼境內。
“過去就是西安府了!”阿森大聲地嚷著,跑過去揪了根青草送給傅庭筠。
歡喜之情溢於言表。
傅庭筠精神一振:“還有幾天可以到西安府?”把青草放到鼻頭,細細地嗅著青草的味道。
“最多五天。”趙九爺冷峻的面孔也露出幾分笑容,“我們今天晚上我們歇在東安村。”
“九爺對這裡很熟嗎?”傅庭筠驚訝地望著他。
“從前來過幾次!”趙九爺含含糊糊地道,“我記得那村子離驛道不遠。”
阿森則欲言又止。
又是秘密!
傅庭筠撇了撇嘴。
趙九爺推著小推車離開了驛道,上了旁邊的一條土路。
有人推著小推車跟在他們身後。
趙九爺不動聲色,加快了步子。
那人也加快了步子。
趙九爺慢下來,那人也慢下來。
傅庭筠好奇地朝身後瞥了一眼。
推車的是個年約二十七、八歲的敦厚漢子,車上坐著個包著頭巾的婦人,懷裡還抱著個大約兩、三歲的孩子。
一看就和他們一樣,是逃難的。
“你坐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