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五章 送行,花開錦繡,吱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從古長安出來的人,會在十里外的灞橋折柳惜別。從京都往西的人,卻是在離阜成門十里之外的十里鋪惜別,只是現在沒有誰會折柳惜別,十里鋪也沒有遍植柳樹了。

趙凌他們到達的時候,正好是晌午時分,各色人等川流不息。

趙凌挑了一家二層樓房,飛簷下掛著大紅五連珠燈籠,不時有馬車停在門口,名叫“陽關”的飯莊為呂老爺送行。

精緻的雅間,色香味美的佳餚,偶爾飄落到耳朵裡的離別詩句,都為陽關平添了幾分儒雅之氣。

“這裡是十里鋪最好的飯莊了吧?”呂老爺有些坐立不安地道,“我們隨便找間館子就行了,怎當得您這樣的破費?”

“說什麼破費不破費的。”趙凌笑著吩咐小二再送一壺上好的金華酒進來,“我和阿筠的事,多虧有你幫忙,要不然,在西安府的時候我們也不會那麼容易就找到落腳的地方,今年我們也不可能這樣順順利利地把婚事辦了。”他說著,一旁的傅庭筠親自給呂老爺斟滿了酒杯,呂老爺忙站了起來,連聲“不敢”,卻被趙凌一把按住,“今天就讓我們夫妻敬你一杯酒。”

呂老爺聽著眼眶微溼,端起酒杯一飲而盡,又給趙凌斟酒,兩人說起了從前的事,直到陽關門前的車馬漸稀,他們才結賬出了飯莊。

趙凌扶著醉醺醺的呂老爺上了馬車,兩人互道了“珍重”,趙凌又反覆叮囑車行的車伕路上小心,大家這才揮手作別。

傅庭筠不免有些唏噓:“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再見面?”

按道理。呂老爺幫他們管著田莊。每年都應該進京對帳,送些田莊裡的收成給他們貼補嚼用,但考慮到呂老爺的年紀大了,他們和呂老爺商量,以後每年的十月,由鄭三去西安府和呂老爺對帳,然後將田莊裡的收成送回來。

“我尋思著,皇上可能要把穎川侯調回京都來。陝西都司和行都司都會有一番變動,”趙凌沉吟道,“要是我爭取去陝西都司或是行都司,你可願意和我一同出京。”

傅庭筠大吃一驚,道:“你在羽林衛做的不開心嗎?”

“不是。”趙凌笑道,“給人做佐官總不如做主官自在。何況我們遲遲早早都要回陝西去的,不如早點過去,還可以認識些人,積攢些人脈。”

就是因為這個嗎?

傅庭筠很是懷疑。

趙凌就攬了攬她的肩膀:“我在羽林衛真的挺好的,只是覺得這樣在京都混日子沒什麼意思……”

望著丈夫眼底一閃而過的無奈。傅庭筠心中一痛。

趙凌行事雷厲風行,又是個幹實事的人,他年紀輕輕的,卻每天上衙下衙無所事事。怎麼閒得住?

她不由握了趙凌的手:“你去哪裡,我就去哪裡!”

雖然捨不得母親,可她已是出嫁的女兒,是趙傅氏,怎麼能因為捨不得母親而忽視了丈夫呢?

趙凌望著妻子清澈的目光中透出來的認真、真摯,不由把妻子摟在了懷裡:“阿筠。你也彆著急。這只是我的一個想法,能不能成,還要看皇上的意思。畢竟皇上剛到京都,可用之人並不多。”

“這些外面的事我懂得不多。”傅庭筠聞言嬌嗔道,“反正你只要記住一條,你走到哪裡,我就跟到哪裡。我們的家就在哪裡。我要做你的賢內助,不要做你的拖累!”

趙凌動容。

“記往了,記住了。”他應著,在她額間落了一個吻。

※※※※※

鄭三的馬車越趕越好,又快又穩,不過一個時辰就回了史家衚衕。

結果卻在衚衕裡和吳家的馬車遇了個正著。

鄭三正想給吳家個道,誰知道吳家的馬車卻主動讓了道,不僅如此,吳夫人貼身的媽媽還撩了簾子問道:“是誰在馬車裡?”

鄭三忙道:“是我們家爺和太太。”

趙凌在馬車裡聽了,就和傅庭筠商量:“還是多買兩個人進來吧?你以後出門,也有個隨車的。”

此刻不是討論這個的時候,傅庭筠含含糊糊地應了一聲,正要問鄭三是什麼事,對面馬車傳來吳夫人的聲音:“真沒有想到,竟然會在這裡遇到了趙大人和趙太太。趙大人和趙太太這是去了哪裡?”

傅庭筠就撩了車簾,和吳夫人寒暄:“我們成親,有長輩從西安府趕過來主持。今回西安府,我們夫妻特意去送了送。”

“可真是巧了。”吳夫人聽了笑道,“你們要去送人,我則是趕著去接人。”又道,“不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光輝之誰與爭鋒

美麗心點

幽藍之尾[人外]

魔鬼椒

棄妻難再逑

葦葉

時傾

木慕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