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八章 鄰居,花開錦繡,吱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戚太太住在傅庭筠的隔壁,丈夫在總兵府庫房做吏目,雖然不入流,卻是個肥缺。 或許如此,戚太太長得白白胖胖,如尊笑口常開的彌勒佛似的。
她進門就笑眯眯地拉了傅庭筠的手:“讓你費心了,還特意給我們送了年節禮去。”說著,朝傅庭筠眨了眨眼睛,“前兩天有人給我們家大人送了筐胡蘿蔔,我拿了些過來,你嚐嚐鮮。”
傅庭筠強忍著才沒有笑出來。
想必這胡蘿蔔又是什麼人孝敬給戚吏目的。
她一邊道著謝,一邊請戚太太到廳堂裡坐下。
鄭三娘奉了茶。
戚太太喝了一口,立刻瞪大了眼睛:“哎喲,這可是上好的碧螺春,一斤怕得十幾兩銀子吧?”
這是上次在永靖的時候買的。
傅庭筠含蓄地道:“戚太太覺得好喝就成了。”
“好喝,好喝!”戚太太一雙小眼睛骨碌碌直轉。
傅庭筠會意,立刻吩咐鄭三娘:“把這茶葉給戚太太包上一斤。”
“不敢當,不敢當。”戚太太連聲推辭,傅庭筠但笑不語。
說起來,有些事得感謝這位戚太太。
趙凌走了沒幾天,戚太太就提了幾盒點心登門拜訪。
她先是眯著雙小眼睛前前後後把宅子打量了一番,然後像今天一樣,拉了傅庭筠的手在廳堂裡說話:“聽說你們家是從京都來的?”
傅庭筠微微一愣。
哪有這樣直言不諱問人家事的?
她雖然心中不悅,但還是客氣地道:“不是,我是平涼縣人。”
戚太太面露失望之色,道:“那穎川侯為何親自讓知事領了趙爺去備報啊?”
傅庭筠突然明白過來。
原來人家是來探他們底的。
話問得這樣直接。可見是欺負她年紀小,不懂事。
只是不知道她是奉了戚吏目之命而來呢?還只是因為喜歡聽人秘辛、道人是非呢?
想到這些,她不由心中一凜。
戚氏夫妻如果只是好奇那還好說,如果戚吏目也是奉他人之命前來打探呢?
她腦子飛快地轉著。
祖母曾告訴她,看事情的時候,既要看見壞的,也要看見好的。既然有人想聽他們的事,那她不如“據實以告”好了。
想到這裡,她心裡生出幾分促狹之心來。
“我們家有親戚在京都,”傅庭筠故作含糊地道。“所以穎川侯才讓知事領了九爺去備報的。”
她的父母在京都,這也不算扯謊吧?
“真的?”戚太太精神一振:“那你們家親戚在做什麼?”
傅庭筠道:“有的外放做過知府,有的在翰林院裡做過侍講,要看戚太太具體問的是誰了?”
戚太太聽著眼睛都亮了起來,道:“那你怎麼跟著來了張掖?我聽說。你們可是未婚夫妻。你這樣跟著過來,你們家裡的人難道就不管?怎麼不先定了個名份再說?”
傅庭筠臊得滿臉通紅,卻不能不答。否則。明天這謠言就會滿天飛了。而且對十六爺的那番說辭又不能用在這裡,她只好現編:“我們家遇到了流民,九爺又急著到總兵府備報,只好把我帶了過來。等過些日子。會送我去京都的。”
戚太太看著她鬢角的小白花,恍然大悟。
傅庭筠卻在心裡暗忖。
不能讓你到我家裡來瞧了個遍。我卻對你一無所知。那有這麼好的事!
“戚太太,您是哪裡人士啊?”她目光清亮地望著戚太太,“我看您肌膚雪白,細若凝脂,不像是張掖人啊?”
把個戚太太說得心花怒放,不過一盞茶的工夫,傅庭筠就把戚太太是分守鎮番的陳大人的遠房表妹,因為得了胡參將的保薦,戚吏目才能在庫房當差的事打聽了個一清二楚。
因為兩人相談甚歡,戚太太簡直要把傅庭筠引為知己。沒什麼事就來家裡串門。
偶爾遇到傅庭筠在教阿森讀書,傅庭筠會讓戚太太等一會,出來後。她會面帶歉意地道:“功課講了一半,不好半途而廢。讓戚太太久候了。”
戚太太神色異樣:“姑娘原來還會識字斷文!”
傅庭筠謙遜地道:“也就是講講《千家詩》,其他的,可就力不從心了。”
戚太太再看她,就多了幾分忌憚。
傅庭筠這才鬆了口氣。讓鄭三出去打聽,看有沒有人在議論他們家的事?都議論些什麼?
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