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笑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六四章 人人平等,三國之四世三公,120笑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百家學院?”

“百家學院?”

郭嘉和蔡邕二人皆是驚訝的低呼一聲,二人皆是聰慧之輩,從百家學院這個名字,他們就已經明白了很多東西。

袁常微笑著望向蔡邕,肯定的說道:“我想伯父已經從學院的名字上知道小侄的意思了吧?自從武帝‘獨尊儒術罷黜百家’始,儒家的發展已經陷入瓶頸階段。可以很直接的說,儒家如今不僅不能促進社會的發展,反而制約了社會的前進,若是繼續如此下去,很可能會造成華夏民族的衰亡。”

袁常的話並非是危言聳聽,而是很實在的話。

就說從西晉開始,士大夫階級竟然以吸食五石散為風。五石散那是什麼東西?簡單的說,那就是跟毒品沒什麼區別的東西,可是這些士人竟然沉迷其中。這樣計程車大夫階級統治著國家,不滅亡還有道理?五胡亂華將沉迷在聲色之中的漢人驚醒,從另一方面來說,也是間接的拯救了華夏民族。否則,若是繼續保持下去,或許其他地方的人入侵華夏,那麼華夏也許就滅亡了。

而後進入大唐,神醫孫思邈指出五石散的危害,五石散才逐漸的淡出視野。大唐是在戰火中建立起來的,儒家也經歷了沉重的打擊。因此,在大唐的時候,儒家並沒有什麼出彩的地方。然而,到了宋朝,儒家又開始發展,特別是宋太祖趙匡胤的政策,除卻謀反的罪名之外,刑不上士大夫,更是給了儒家發展的空間。而後南宋,更是有了程朱理學的發展,對於程朱理學,除了讓婦女遵從婦德,給了她們更多的約束之外,簡直就是給儒家道貌岸然的外表披上一層皮。

短暫的元朝之後明朝和清朝更是讓儒家的腐朽進入巔峰,直到英法聯軍叩開華夏大門,有識之士留學海外,華夏民族才逐漸甦醒,儒家思想受到衝擊,且又有馬列主義的出現,儒家這才趨於平淡。

可以說,儒家的思想,除了符合統治階級的利益之外,對於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簡直就是在拖後腿。

當然,這並非是說儒家思想完全就是沒有益處的。只不過儒家思想一家獨大,沒有了競爭,使得儒家思想的優點沒能體現,反而是缺點得到開發利用。所以,百家爭鳴必須提上日程。在和平時期,想要扼制儒家思想的發展有些困難。但是,現在是戰亂時代,正是改革的好時機。

蔡邕自然明白袁常的意思,況且,之前在長安的時候,他也從王允的口中知道儒家已經開始腐朽,唯有變革才能拯救。當時蔡邕不認為王允能成功,是因為王允所出的位置做不到這一步。王允必須藉助天子的存在,才能實現他的理想。

但是,袁常不一樣。

袁常心有大志,而且是不一般的大志。蔡邕從袁常的雙眼能夠看的出來,任何想要阻擋袁常前進的,必將被袁常給蕩平,無論是任何人,即使是帝王也不行。想到這裡蔡邕心頭一顫,這是何等的勇氣。

蔡邕定了定神,凝聲問道:“賢侄的意思是開辦的學院,在裡面傳播百家思想?使得儒家有競爭對手,從而在競爭中去蕪存精?”

袁常豎起大拇指,跟聰明人說話就是輕鬆。

不過,蔡邕卻是皺起眉頭,略顯憂慮的說道:“賢侄,不是老夫說大話。歷經朝廷數百年的統治,儒家思想可以說是深入骨髓,想要改變怕是困難重重,而且,還會遭到士大夫強力的抵抗。”

“伯父,這一點你放心!”

袁常雙眼迸發出強烈的自信,傲然說道:“正是因為困難重重,所以小侄才會去做,若是沒有絲毫困難,不做也罷!況且如今正值天下大亂,世家大族都在選擇強大的勢力投靠,即使我們開辦一個百家學院,也不會有太多人關注。而等到他們開始關注的時候,他們也已經來不及阻止了。再說了,如今的情形,就算殺些人,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袁常要讓百家重現的決心是非常堅決的,唯有如此,才能讓華夏民族前進,社會進步。從而避免日後那些慘絕人寰的歷史,袁常不相信所有人都會來阻礙他,為此,袁常不介意殺人。在華夏那些慘絕人寰的歷史中,死的人並不比如今這個時代的總人口還少。就單單五胡亂華的事件之中,死的人就不止百萬。

見到袁常身上散發的殺氣,蔡邕又一次被震驚了。他才發現,隱藏在袁常溫文爾雅的外表之下的內心,還是個如此殺伐果斷之人。不過,若是蔡邕也知道華夏日後的災難,或許他就會理解袁常的想法了。

“既然賢侄這麼說了,老夫也無話可說。”

蔡邕點了點頭,袁常既然決心這麼做,況且袁常救了他一家的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萬界外掛供應商

莫泊先生

最強鋒衛

海賊路飛

快穿:BOSS!來戰!

竹南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