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五章 季風,請致電我,高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根本沒人注意他們,卻好像開啟了他們的人生。
一條老巷子裡,一家由老式平房改裝的魚店,店主是土生土長的當地人,平時沒什麼愛好,就喜歡釣魚。
釣來的魚吃不完,就自己在家裡研究怎樣烹飪,久而久之,在家門口掛了個魚骨頭樣式的招牌,做起了生意。
酸菜魚價廉物美,吸引了很多學生黨前來消費,生意時好時壞,無所謂,只要不影響自己釣魚。
張老師和陳力揚坐在屋簷下,老闆端上來一盆新鮮剛出鍋的酸菜魚。
“小揚,你有機會還是要去拍戲,拍戲掙錢不說,發展前途還好。”
“是,可是我這種沒有學過表演的,簡歷投出去都是石沉大海。”
“你不要灰心,上次演的那個殺手怎麼樣了,自己看過沒有。”
“看了,鏡頭剪得只剩一個。”陳力揚青澀的臉上擠出一個笑容。
“沒事,哪裡有隨隨便便就成功的。”
“嗯,我們公司的經紀人前不久帶我去面試了一個古裝角色,挺不錯的,角色是個神仙。”他笑道。
“那好啊,一定不要錯過每一個機會,我很看好你的,你註定不是這個樣子。”
“唉,那些我沒想那麼多,就想把眼前的事做好。”陳力揚不好意思的說道。
“是的,你知道嗎,日本名詞裡有個詞語叫‘戰點’,也就是我們口中‘上場的機會’,人一輩子很少有上場的機會,所以你要抓住每一次戰點。”
“好,我會努力的,不過不知道這個角色能不能上?要看運氣。”
張墾低頭思索了一會兒,又抬頭看著天空,惆悵說道:“是,人是需要運氣的,做的再好也不如來點運氣實在。”
“你應該換個藝名,我剛來報社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去昭南寺給他們廟做個採訪,我認識裡面辯和大師,回頭我讓他給你算一個,應該不是什麼大問題。”
“藝名?寺廟起的能好聽嗎?我看我們公司的人起的名字都很洋氣。”
“那你有沒有喜歡的名字,我拿去給你算一算。”
陳力揚思考了半天,一時想不出來,搖了搖頭。
張墾也思考了半天,問道:“你有沒有喜歡的姓氏?不如我回去翻翻書,看那個字好。”
一提到姓氏,陳力揚腦海裡跳出一個字,脫口而出:“紀,姓紀,如何?”
張墾一聽,姓紀?這個姓氏很熟悉,好像在哪裡聽過?
“哪個紀?”
“紀律的紀。”陳力揚期盼的看著他。
張墾在腦子裡搜尋了一會兒,眉頭一皺,說道:“這個紀不太好,不太平。”
陳力揚疑惑的看著他。
只見張墾從旁邊的公文包裡拿出厚厚一個牛皮紙檔案袋,遞給他。
“這是我最近正在跟蹤採訪的一個案子,”
淳州市中盛建築工程集團董事長,紀中建,經濟案件,波及很廣,關場大地震。
“就這個人,紀中建,已經被抓了,從中獲利十幾億,沒有十年下不來。”
陳力揚抽出公文包裡的檔案,厚厚的一摞檔案,十分複雜。隨意翻了翻,目光落在第一頁,上面介紹了紀中建個人的基本情況、公司資訊、以及家庭情況。
在直系親屬那欄下面,他清楚的看到一個名字——紀拙言!
那個他一直記在心裡的名字,他甚至記得她的身份證號和手機號,那個他無數個枯燥的夜晚拿在燈下細細端詳的臉龐與名字。
他怔怔的看著那個名字發呆,她的家裡竟然出了這麼大的事!
“你沒事吧?怎麼了?小揚。”張墾問道。
張老師足足叫了他幾遍,才將他拉回現實。
“哦,張老師,沒事。”陳力揚回過神來,將檔案袋還給他。
“所以我覺得這個紀字不好,換一個吧。”
陳力揚似乎有些失望,張墾看了看他,低頭又沉思了一會兒,一道靈光閃過,“姓紀也可以,這個‘季’。”
說完拿出筆記本,在上面赫然寫下兩個大字——季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