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2章 人盡其才,躍馬西涼,朝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初平三年,正月。

涼州局勢突變,北地太守呂布突襲擊破阿陽,盡屠阿陽滿城老幼。

馬騰麾下數萬羌兵群情激憤,幾欲暴動,不得不出兵報復。

正月的最後一天,當農夫們正在忙著春耕時。

馬騰親率兩萬大軍出隴縣,經略陽、成紀,從阿陽越過開頭山,直擊烏氏。

呂布也不甘示弱,親率一萬五千大軍於烏氏迎擊馬騰。

而這個時候,洛陽同樣是風雲變幻。

獻帝已經下詔,將在二月初一築封禪臺禪位董卓,如今的洛陽,可以說是吸引了天下所有的目光,根本就沒有人去關注呂布和馬騰之間的恩恩怨怨。

天下大事,莫過於朝代更迭,皇位更替。

至於兩個偏完諸侯之間的紛爭,又如何及得上此等大事。

允吾,平狄將軍府。

羅徵正與麾下正文若商議出兵之事,互有小吏疾步奔了進來。

“主公!”

小吏拱手道:“蔡邕大人的馬車已到了五里外!”

羅徵剎時眉頭一蹙,極為不悅。

侍中蔡邕被貶,朝廷的邸報早就送到了平狄將軍府。

只是,蔡邕雖然是世當大儒,但對於自己來說卻只能敬而遠之。

蟲子對鳥兒來說是美食,但對於百姓來說,卻是害蟲。

或許這個比喻有些不太恰當,但實情就是如此。

蔡邕當世大文學家,在士林中擁有不小的影響力,這種名聲和影響力有時候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可問題是,自己名聲早就臭大街了。多半也不受蔡邕待見,這老先生跑到自己治下來,除了給自己添堵。而不會給自己帶來任何好處。

若是稍有慢待,還不知會招來多少士人的聲討。

羅徵雖然不怎麼在乎名聲。但也不想被人添堵。

荀彧看了看羅徵臉色,道:“主公,蔡侍中乃當世大儒,德望高隆,門生遍地,在下當年遊學各地時,也曾在其門下聽過幾課,委實怠慢不得。”

羅徵更是一個頭兩個大。連荀彧都在蔡老頭門下聽過課,那就更不能慢待了。

否則別人先不說,荀彧第一個就會有意見。

“文若言之有禮!”

羅徵略一思忖,便起身道:“為示尊重,本將軍當親自出城迎之。”

荀彧欣然道:“主公英明,在下願同主公一道前往。”

其餘成英、吳懿、趙雲、閻行等文武更是慌忙起身,全都跟著擁了出去。

這就是名氣大的好處,有時候連一方諸侯都不得不屈駕相迎。

否則的話,一個不敬前輩的罵名就會被坐實。而在漢末這個特殊的年代裡,名聲也同樣是一種力量。羅徵現在就深有體會,因為曾帶兵征伐關東,大肆殺戮關東士族。以致背上了罵名,搞的幾乎沒有幾個讀書人肯為他效力,可謂是嚐到了苦果。

就連那些寒門士子,也都不願意投靠。

半個時辰後,允吾東門。

羅徵帶著一干文武從屬,接著了被貶到護羌校尉部充軍的蔡邕。

老頭雖然被髮配,但那待遇卻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

不但沒有半點囚犯的樣子,而且還帶著大把的家小護衛,幾輛馬車裡更是裝了大量的書籍竹卷。簡直就像是來做官的,哪像是來充軍服勞役的。

蔡邕對羅徵素無好感。不過老頭不愧是德高望重的當世大儒,至於在禮數方面沒有半點瑕疵。也沒有故作清高,反而下了馬車,十分客氣的對迎上來拱手施禮的羅徵道:“老夫待罪之身,豈安當將軍大禮。不知將軍欲如何安排老夫,老夫自當遵命。”

“豈敢、豈敢!”

羅徵連聲謙虛,道:“請老大人入城再說!”

說罷又掃了眼後面的幾輛馬車,隨即收回目光。

蔡邕撫須笑道:“後面馬車裡乃是小女,不便出來相見,還請將軍見諒。”

“自當如此!”

羅徵側身肅手道:“請老大人登車入城!”

蔡邕點點頭,又和荀彧、賈詡等熟人寒喧幾句,這才回身上了馬車。

在場的一干謀臣,除了成英,餘者賈詡、荀彧、吳懿等幾全都認識蔡邕。

單從這點來看,也可見這老頭人脈之廣。

馬車緩緩拉動,在一干人等的簇擁下,從東門進了允吾。

羅徵叫過荀彧,吩咐道:“文若,老先生就先交給你了,你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真不是亮劍楚雲飛

拉丁海十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