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洛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二章順藤摸瓜,清穿崩壞年代,雲洛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下毒!”上清宮裡,豐離接到訊息,眼中露出了冷意,“這是猜到皇上有所防備,是以由明轉暗,想來個殺人不見血。嗯!”拉長的音調,透露出豐離對他們的不滿。
“主子,可要我們的人接手?”顏虹低聲地問。豐離搖搖頭,“不必,大理寺少卿年紀輕輕就坐上了這麼一個位子,審問這等事,他是高手。且讓皇上的人自去查去,我們只要知道事情的進度就可以了,現在還沒到需要我們推波助瀾的時候。”
顏虹應諾,豐離思緒飄遠,有些事,她並不確定,尤其是真正領頭的人。周揚是她丟出去的誘餌,她很相信,只要她有足夠的耐心,總能把那些人,一個一個地揪出來。
不出豐離所料,韶華拿著手上的供詞,立刻下令把相關的人拿下,同樣以嚴刑逼供,再次牽扯下去,越到後面,韶華看著證詞的臉色就越發地難看,甚至他被接二連三的刺殺,雖然一次又一次地死裡逃生,但這些人無一不在警告著他,此事不能再查下去。
“韶華,此事,朕要查得水落石出,你可知曉?”如果說,一開始的審查,不過是順勢而為,但隨著牽扯的人的越來越多,而這些人也越發地猖獗,韶華是大理寺少卿,他所倚重的重臣,如果說當年豐離被人縱火刺殺,康熙能說著實因為豐離太讓人忌憚了,那麼如今韶華被人刺殺,那是*裸地抽他的臉,他親自下令調查的事兒,這些人,竟然敢派人前來刺殺。這有多麼的膽大妄為,有多不將他放在眼裡。
“皇上,如今不過初見端倪,便牽扯那麼多的人,皇上,當真還要臣再查下去嗎?”韶華並非貪生怕死之人,可是。他更怕他查出來了。康熙卻會棄之不理,到那時,他是寧死亦不能容。
“查。此事朕許你一查到底,朕許你於京城行使便宜之權,王公貴族,皇族大臣。但凡牽扯其中的,你只管捉下審問。但有不遵者,以抗旨論處。”康熙鏗鏘有力地表明態度,韶華抱拳應道:“臣定肝腦塗地,死而後矣。”
這樣的旨意傳出。一片譁然,自大清建國以來,從無人有此便宜之權。康熙,康熙這是瘋了嗎?
“皇上。你難道要為了一個豐離,讓大清動盪,前朝不寧嗎?”此旨傳出,最讓康熙想不到的,第一個前來勸諫的人,竟然是太后。太后乃康熙嫡母,且多年來,安份守己,縱對豐離多有挑剔,卻也是一心為大清著急,只恐他學先帝,為女色而誤江山。所以,哪怕太后與豐離多番不和,康熙並沒有真正地為難於太后。但是,這樣急急忙忙,相比滿朝的御史更要快速地出現在他的面前,直言他的不是……
康熙想著,眯起了眼睛,“皇額娘,此事朕自有主張,皇額娘不必掛心。”
太后急忙上前一步,“皇上,難道當真要學先帝爺,愛美人不愛江山嗎?”
言語間,太后一臉的痛心疾首,康熙皺著眉頭,“依皇額娘所言,朕讓人徹查上清宮失火一案,阿離被殺一事,是朕錯了嗎?”
“上清宮失火,本是後宮之事,豐離要在後宮徹查,皇上準了,哀家並不多說什麼。可是,令三司開棺驗屍,拿下前朝重臣審詢,一樁樁一件件,哪一件是應該跟豐離扯上關係的?皇上為了一個豐離,大動干戈,是要置朝臣於何地,百姓於何地,天下於何地?”
“殺人償命,天經地義,難道,因為阿離是朕的皇貴妃,因為朕愛她,難道她就沒有資格為自己討一個公道,讓意圖殺害她的人,償命嗎?”康熙厲聲質問,太后一時間被問愣住了。
康熙站了起來,“皇額娘要攔著朕,至少也要給朕一個足以讓朕心服的理由。那些被牽扯其中的人,哪一個不是罪有應得,韶華是大理寺少卿,若無真憑實據,朕又豈會許他拿下那些人,皇額娘是覺得,朕已經成了一個昏君了嗎?”
“不是!”太后連忙反駁。
“既然不是,那麼,皇額娘,後宮不得干政,你,逾禮了。”康熙飽含警告地提醒了太后,太后想要解釋,可想到當年就連孝莊亦被這六個字禁得不敢擅自插手朝政,康熙當著她的面說出這樣的話,可見是當真動了怒。她基再繼續說下去,更要惹怒了康熙,為他為惡。她並非康熙生母,一但與康熙生份,她這些年的努力,就全都白費了,康熙,不會再讓她輕易靠近的。
察覺到太后的驚恐,念著這麼多年,太后並不曾與他為惡,他亦需要太后來標榜天下,是以,康熙放緩了語氣,“前朝之事,朕自有主張,皇額娘還是回宮頤養天年吧。”
康熙還願意給她一個臺階下,那是十分給她面子了,太后亦借坡下驢,“如此,皇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