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洛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兩百七十七章 歸來,清穿崩壞年代,雲洛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個個都捧得那麼高,想要他們跟胤礽打擂臺呢,這會兒偷雞不成蝕把米了吧。
不過,這也只能是想想而已,這些話豐離要是說出去,康熙非得氣得跳腳不可。豐離,還是想著彆氣兒他吧,真氣壞了她也心疼,“皇上歇歇吧,朝中的事兒都放在一旁,養好身子在說。”
康熙聽到這話,抬頭看了豐離,“朕難受,阿離都不安慰朕?”
一直都覺得康熙是自討苦吃的豐離,還真是沒想過要如何地安慰康熙。康熙這麼近距離地看著豐離,當然不會錯過她的任何表情,咬牙切齒地道:“阿離就沒有想過要安慰朕?”
不安慰這生病又傷了心的人,似乎真是有點不太合適啊!可這他們父子的事兒,豐離是完全沒有插嘴的餘地好嗎?“皇上病了,少思少慮,還是好些休息吧!”
顧左右而言他,就是不接康熙的話茬,康熙半眯起了眼睛,豐離自知轉移話題無效,只能隱晦地道:“皇上,那是你的兒子,卻不是我的。”
如果是她的兒子,她不管說哪個的好話或是壞話。康熙都不會多想,可偏偏,他們只是康熙的兒子,與她是半點關係都沒有。康熙非逼著她說安慰的話,可她要是真說了,康熙能接受嗎?
果然,康熙聽著這麼一句,一聲輕嘆。將豐離箍緊,“阿離真是一針見血。”
從來都知道豐離是個聰明的女人,可每每對於豐離的機警,康熙還是會為之心驚。立儲一事關乎國本,胤礽被廢,豐離從來不說胤礽的半句不是,同樣也從不說過他的好,不過豐離向來是公正的,在知曉胤礽並不曾將永安推落馬,並沒有任何掩飾地將此事告知於他。
但。豐離做的,也只限於此,豐離從來不是多管閒事的人,哪怕回宮後,顧念著胤礽救永安的恩情,悄然下令讓內務府的人照看被禁足的胤礽一家,這些事兒,豐離也從來不在康熙的面前說道半句。
豐離,是個理智到極致,也聰明到極致的人。再論其心性堅韌,更不貪好名利,很多的時候,康熙更覺得眼前的豐離不真實。亦讓他不安。
“是我不該問!”康熙不得不認輸,人吶,都是明知故犯,既知豐離不會插手他兒子們的事兒,可康熙總會想要從豐離的口中聽到一些話,雖然這些話。未必他會聽。
很是懊惱的康熙,討好地親親豐離的唇,“阿離莫生我的氣兒。”
豐離翻了一個白眼,“皇上好生歇息吧,龍體為重!”
既知康熙確實是難受得緊了,這才會再三地想要從她嘴裡套出些話來,豐離也不跟他計較,總歸康熙糊塗一時,最後也不會真與她為難,她沒得跟個病人計較。
有豐離的悉心照顧,康熙很快得以康復,很快先後召見了胤禝胤礽,不知他們談了什麼,康熙繼而內侍傳諭曰:“自此以後,不復再提往事。”
此後康熙對胤礽多次召見,隱隱透出了要復立太子之意,逾數十日,康熙大概估摸著滿朝文武皆瞭然其心,於十一月十四日召滿漢文武大臣,令眾人於諸阿哥中擇立一人為新太子,言:“於諸阿哥中,眾議誰屬,朕即從之”。
康熙萬萬料所不及,事情並不如他所想的發展,以佟國維、馬齊、阿靈阿、鄂倫岱、揆敘、王鴻緒等為首的朝中重臣聯名保奏八阿哥為儲君,令康熙大感意外,諭曰:“立皇太子之事關係甚大,爾等各宜盡心詳議,八阿哥未曾更事,近又罹罪,且其母家亦甚微賤,爾等其再思之帝霸全文閱讀。”
朝廷在康熙的控制下,依然飄搖不定,人心不安,這般當著朝臣的面說八阿哥胤禩生母低微,卻是半點臉面都不曾留予胤禩。
天下之人,也唯有他康熙說出這樣的話來,讓胤禩沒有半點可能報仇的可能。
可於豐離,聽到康熙說出這樣的一句,臉上卻露出了怒色,康熙再不喜胤禩,卻也不該如此將他踩在腳下,想胤禩之母原就出身於辛者庫,當年寵幸人家人,沒有嫌棄人家出身微賤,事隔多年後,竟然當著天下人的面,對著他們的母子說這樣的話,這就是男人吶。
豐離直接讓人往乾清宮傳了一句話,王候將相寧有種乎?
原聽著康熙一翻旨意,滿殿一片死寂,在聽到豐離讓人傳來,並不避於人的話時,那跪在青石磚下的八阿哥胤禩,落下了一滴滴的淚。卻因他垂著頭,並不曾被人看見。
康熙也是萬萬料所不到,豐離從不干預他如何對他的兒子們,卻對他說的這麼一句話,如此動怒,直接就讓人回了話來,李德全更是附在康熙的耳邊,說了豐離輕道的一句,“當日皇上寵幸良嬪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