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三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章 給勳貴子弟安排的差事,我的分身是皇帝,在下三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可以轉為正式工人,享受和那些工匠一樣的待遇。
學徒工的招聘啟事,柳青要求印上幾百張,張貼到附近的村鎮,什麼樹上、涼亭上都可以張貼,多張貼一些。
這附近都是農村,十幾歲的孩子數量還是不少的,大部分都是窮苦人家,身體還沒有長成,幹不了多重的活,飯又吃得多。
在這時候能夠有一個地方包他們的吃住,每個月還能掙點零用錢,那就是很不錯的營生了。
不要說那些半大孩子,就一些成年人都願意去做那樣的營生。
只是柳青考慮到年輕人更具備可塑性,學習能力也更強一點,所以在學徒工上面沒有招收成年人的打算。
學徒工的招聘數量,柳青給出的上限是一千人。
煤氣燈生產暫時不需要那麼多人,但是他需要給這個礦場儲備更多的技術人才。
在附近一片農村招收學徒工,這也有助於礦場在這裡的穩定。
當工人和礦場的利益是綁在一起的,屬於本地的工人更多,本地也會對這個礦場產生一定的認同感,認為是“我們的礦場”,會自發的維護礦場的利益。
這個叫做本土化。
至於工匠的招聘,大戰場還是放在京城。
那裡才有更多的工匠存在。
柳青準備派出一個十人團隊去京城招聘工匠,目標任務是至少招聘夠一百人,上限是兩百人。
招聘團隊就由管偉這個生產經理帶隊去,成員也都是工匠——他們更知道京城都有哪些工匠,也能夠鑑定招收的工匠工藝能不能合格。
柳青還給出這樣的承諾——那些工匠如果願意的話,還可以攜家帶口過來,礦場可以給他們提供免費住宿。
吃嘛,當然需要自己解決。
但是,家眷也可以在這裡找一份活,比如縫補漿洗什麼的,雖然工錢不多,但能夠包吃,也可以掙來一點零錢補貼家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