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三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零四章 部落之間,我的分身是皇帝,在下三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的分身是皇帝
太丘國都城有一座國子監,大概相當於最高階別的國內大學。
不過它不叫大學,而是叫太學。
在那裡面讀書的生員叫太學生。
那是太丘國的最高學府。
目前在那裡就讀的生員有一千餘人。
這一千餘人,可以說得上是太丘國讀書人裡面的精英。
太丘國是科舉取士,讀書人在這個國家有著比較高的地位。
能夠去國子監讀書的,雖然還沒有考取功名,但絕對是最有可能考取功名的那一批人。
除了少數靠著祖上餘蔭特許進學的,其餘的生員都是擇優錄取的讀書人。
不一定都是都城本地的人,別的省考場成績優秀的也可以來這裡讀書,只不過鄉試的時候還是要回到本省去考。
甚至有一些鄉試中了舉人的也會來這裡借讀。
有那些優秀的讀書人在,更增添了國子監這一座國家最高學府的文化底蘊。
這裡的教師陣容也挺厲害的,都是負有盛名的飽學之士。
而且,時不時的還有一些朝廷大佬過來講學。
這樣的條件,別的學府沒有辦法複製。
在這裡讀書不只是不用錢,朝廷還會給發放生活費用,雖然數額不多,但至少不至於會餓死,還能夠維持基本的體面。
天子腳下,這就是他們的優勢。
這些太學生都有著比較強的優越感,也見到了朝廷大員,胸懷格局跟外地的那些生員大不一樣。
有些時候他們還會議論朝政,甚至影響到朝廷的施政方向。
在這裡讀書的生員雖然有一些年紀也不小了,但是大多數都是年輕人。
年輕人除了一腔熱血之外,還喜歡鬧事。
而且還喜歡抱團鬧事。
他們真的發起愣來,就算是那些朝廷大員都得避其鋒芒。
畢竟這是一個科舉取士的國家,這些最優秀的讀書人就是國家的未來。
得罪他們,就是斷了自己的未來。
這些讀書人喜歡臧否人物,關注熱門事件,評論施政得失,指點江山,激揚文字,頗有一些糞土當年萬戶侯的風采。
這些天來,都城最熱門的就是國師府準備搞一個抗洪救災慈善拍賣會的事情。
這些年輕又驕傲的讀書人自然不會放過嘴炮這件事情的機會。
那些當官的怕國師,他們這些年輕人可沒有那麼怕。
國師有多厲害,他們也沒有見過,就覺得血肉之軀也就那樣了,都是吹捧出來的。
國師犯了什麼錯誤,他們照噴不誤。
只不過一般情況下,也沒有哪個國師跟這些酸書生們計較。
畢竟有點跌身份。
可是歷任國師的不計較,卻培養出了這個國子監太學生們的驕氣,覺得國師都怕他們的浩然正氣。
噴得就更來勁了。
不過說實在的,大多數的國師也沒有什麼值得噴的點。
噴得最多的就是他們要提走國庫每年多少的稅收。
這毫無疑問,就是在吸太丘國老百姓的血。
但是歷來的制度如此,並不是國師個人的問題。
大多數的國師都不會參與到這個國家的朝政中來,最多也就是尋求一些個人的享樂,甚至是一些看上去挺變態的東西。
就像孫福臨那樣,給皇帝都戴了綠帽,王公大臣們被戴綠帽的也不少。
這當然是噴點。
可問題是,這些事情當事人不可能說出去,國子監的那些太學生並不知道有這種聳人聽聞的事情發生,想噴都無從噴起。
那些國師在他們眼中,只不過是大號的吸血蟲而已。
除此之外似乎也沒有什麼值得說的。
可是這一次方浩弄出來的抗洪救災慈善拍賣會不一樣。
聲勢造得很大,都城所有的人都知道了有這麼一個慈善拍賣會要舉行。
底層的愚民民當然覺得這是新任國師大人慈悲心腸,要給受災群眾送溫暖。
雖然他們不是受災群眾,但是站在那些受災群眾的角度來想,還是感覺心裡暖洋洋的。
權貴圈子當然知道,這只不過是新任國師大人想要斂財。
表明只收黃金,就可以看得出來,這就是要拿著這個噱頭搞黃金。
國子監的太學生們當然不是那些底層沒讀過書的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