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三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章 科舉之路,我的分身是皇帝,在下三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虞國第一代皇帝太祖未得國之前是前朝一個武將,頗受文官排擠,所以在得國之後對那些幫助他打天下的老部下們頗為優待,除了不讓他們繼續帶兵之外,別的什麼都好。

封公封侯,還准許他們世襲罔替,只要不謀反,爵位就不會剝奪,也不會降等。

可是對那些讀書人卻肆意打壓,將延續了幾百年的科舉都給廢掉了,大官就從勳貴家族裡面選,小官就從胥吏裡面選。

到了第三代皇帝虞高宗時,那些勳貴家族的勢力已經相當驚人了,甚至都影響到了皇室。

而被打壓的文人集團也有很大的不滿,經常煽動地方作亂,成為了地方上最大的不穩定因素。

為了平衡制約,虞高宗效仿前朝,重開科舉選士之路。

因為這樣一個違背了祖訓的決定,虞高宗在讀書人寫的史書上面獲得了很高的讚譽,被稱為中興之主,稱之為聖皇。

皇室發現文人坐大,最多也只是把持朝政,因為手裡沒兵,甚至跟那些帶兵打仗的將領們勢同水火,做不了謀朝篡位的事情,對皇室的威脅比那些武將的威脅要小,也有意的培養他們的勢力。

文官集團因此慢慢的勢大,科舉選士的權重也越來越大。

過了幾代,朝廷七品以上的文官,都是從科舉裡面選擇的。

科舉成為了通向官場的敲門磚。

三代之前看不起文人的那些勳貴家族,也開始鼓勵族中子弟讀書。

需要繼承爵位的認識點字也就算了,沒有爵位可以繼承的,就讓他們走科舉選士之路。

靖西侯府也是如此,族中四房百多男丁,幾歲的時候就開始讀書識字,府上甚至還出過進士。

柳青一個庶子,而且還是一個不受寵的庶子,想要飛黃騰達,也只有走科舉之路。

哪怕身體還沒有完全康復,就已經開始學習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重生孫十萬,重寫大漢版圖

萌萌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