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第五章
火星少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5. 第五章,科技強國,向秦始皇直播四大發明,火星少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但現實的阻力是極大的。
之前六國各有法度,民眾也習慣了這樣的法度。而且每個國家的口音都不盡相同,甚至一個國家內部還分有好幾種不同的口音,每一鄉皆不同!他派下去的吏目完全不夠用,也很難順利的開展工作,於是只能從當地又徵召熟悉事務之人,這些人也被稱為新地吏。
對政令的解釋權就掌握在了這些吏目手中。
如其盡職盡責,那自然好極。但若這些吏目沆瀣一氣,那就會造成政令的不通,甚至是曲解!
如果習得仙畫中的方法,將政令和解釋寫在大紙之上然後張貼於城門以及官衙邊,再由專人負責向民眾講解……
就算沒有紙,也可以先用竹簡或木板!
此法的確可學!
嬴政沉聲下令:“著尚方令,於宮中設立造紙坊,專研造紙之術!朕要儘快見到紙張的出現!”
趙高領命:“遵旨!”
他在心中也打起了自己的小九九,看來這造紙坊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會是香餑餑,他是不是要安插幾個自己的人進去呢?
……
【更關鍵的是,有紙才能有之後的印刷術,從而讓知識的傳播發生了革命性甚至是顛覆性的進步。】
【我們拿《論語》來舉例子,《論語》總共有20篇,如果用竹簡來書寫,大概需要兩千片竹簡才能夠寫完。但如果換成紙訂的書,也就那麼薄薄的一冊,便於攜帶也便於閱讀,關鍵是還更便宜。一個平民的家裡是不會有錢也不會有空間來收藏一套竹簡的《論語》的,但肯定會有空間收藏一本紙訂的《論語》。設想,在始皇嬴政的大秦時代,一位秦人從都城咸陽來到東海之濱,他的車駕就這麼大,讓他帶上一套竹簡做的《論語》,那可能是為難了他。但若是這樣一本薄薄的《論語》,卻沒什麼困難。這就讓知識的傳播打破了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再加上它的製作成本更低,價格也就更低,從而也讓知識從廟堂之上來到了平凡百姓的家裡。】
【可以說,紙和印刷術的出現,打破了貴族對知識的壟斷,促進了更多讀書人的出現,才有了後續的科舉制,才保證這些封建王朝們對於人才選拔的可行性。】
……
漢朝。
大儒董仲舒心中激盪不已:
聖人所書《論語》!
看來在後世,儒家依然存在,聖人之言依然存在。
劉徹卻以自己身為帝王的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