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紀實詩】杜甫兵車行
邀月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0. 【紀實詩】杜甫兵車行,我用古詩劇透歷史[歷史直播],邀月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哦,他啊……”
和珅笑眯眯地從人群裡走了出來,白胖的臉上掛著讓人心生好感的溫和笑容。
“我們聽說英吉利國有一種表示親近和感謝的禮儀,和我朝的拱手禮頗為相似。這位大人非常感謝您為我們介紹榴彈炮,他特意想用貴國的禮儀向您表示感謝。”
“你說的是……貼面禮?”
馬戛爾尼笑了起來,聽到中國官員特意去了解了自己國家的禮儀文化,他不由得有些驚喜和開心:“其實在我們那兒,通常是女士之間才行貼面禮……這位大人有心了,我願意和您來個貼面禮。”
“好極,好極!”福康安帶頭撫掌大笑。
和珅走到那位文臣身邊,將手輕輕壓在他的肩頭,推著他靠近馬戛爾尼。文臣渾身僵直,就連臉上的褶皺都硬得像刀削斧刻,卻絲毫不敢反抗肩膀上那輕若鴻羽的手掌。
和珅臉上帶著溫和笑意,聲音卻又輕又厲,充滿警告:“站好了,別動。”
馬戛爾尼盯著對面中國官員臉上縱橫的溝壑,頗有些為難地蹙起眉。
但見所有中國官員都面帶微笑地看著自己,馬戛爾尼只好心中默唸數遍“為了英吉利的榮耀”,然後艱難低頭、將臉頰在那官員臉側飛快一貼,嘴裡“啵啵”兩聲,就當行禮完畢。
和珅立刻帶頭叫好。
心如死灰的臣子被福康安一把丟回人群。
乾隆滿意地點頭,滿朝文武瞬間配合地齊聲鼓掌。在掌聲中,馬戛爾尼不由放鬆了精神,再次掛上燦爛笑容。
乾隆皇帝眸色漸深,他撣了撣手上的貢單,對馬戛爾尼露出和藹笑容:
“英特使,再給朕講講卡賓|槍。”
……
「天寶十載·小亭」
“朕乃天可汗!在朕國土,皆朕子民。此言萬毋再提,莫要寒了我朝將士的心!”
李隆基臉色嚴肅,一錘定音。
哥舒翰等異族武將長吁了一口氣,文臣們亦是捋著鬍子頻頻點頭。眾人紛紛高呼“聖人英明”。
李隆基擺擺手讓他們安靜,希冀地望向郭子儀等人:“諸位愛卿對戰事可有想法?”
幾位老將小聲商討,各自斟酌,片刻後,郭子儀作為代表上前回稟:“聖人,目前線索甚少,各位將軍想法不一。若聖人不急,不若先聽完水幕所言再行打算?”
“也是。”李隆基點點頭,頗以為然。他望向杜甫,眼裡流露一絲期待:“希望愛卿會有詩句記載。”
……
【國家不幸詩家幸。安史之亂前後黑暗的動亂時代對我們的“詩聖”起到了“玉成”的作用,也正因為有安史之亂這樣的社會背景,才能讓杜甫的詩成為“詩史”。介紹完成因,就讓我們跟著杜甫的詩作走近這個時代、感受戰亂下的家國之痛。】
【天寶十載四月,好大喜功的李隆基在楊國忠的鼓動下發動了對南詔的戰爭。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大敗而歸,死傷三萬將士。楊國忠貪圖軍功,下令從兩京及河南北募兵去徵南詔。時人皆知南詔多瘴癘,無人肯往,楊國忠於是派御史大肆抓捕平民、強制送入軍中。一時間百姓哭聲震天、骨肉離散,杜甫於是作《兵車行》記錄下百姓撕心裂肺的送別場景。】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孃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
【車輪滾滾,戰馬嘶鳴,被抓來的百姓被迫套上戎裝,配上弓箭,被押送著奔赴南詔戰場。壯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