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異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2. 第二章,小紈絝日常,故鄉異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小紈絝日常》最快更新 [aishu55.cc]
謝寧曜與損友在車裡不免一番打鬧。
風住深知他們從不要人勸和,果然不過片刻就又好的蜜裡調油似的。
謝寧曜揪著損友的腮幫子戲耍:“認錯,說些好聽的軟話來,讓小爺我得了趣兒,有的是好東西賞你。”
這位損友名叫方覺明,乃是安國公嫡次子,與謝寧曜合稱“京都雙霸”,可見他們臭味相投。
大乾朝推崇的是“翩翩公子溫潤如玉”,他們這般放蕩不羈的就活脫脫一副紈絝子弟樣兒,兼之兩人不肯吃半點虧的脾性,慣愛打架鬥毆,真可謂惡名昭著。
方覺明哎喲叫著告罪求饒:“我的小公爺,您千萬饒我這一遭,再不敢了……”
謝寧曜這才鬆手,得意洋洋道:“你還想轄治我?趁早收了心罷!”
方覺明生得極好,劍眉星目、唇紅齒白、面若敷粉,謝寧曜沒怎麼下力氣揪,臉上就紅彤彤的像捱了多少欺負。
謝寧曜一邊為他揉臉一邊抱怨:“你也忒嬌氣了點,這樣子出去,別人還以為我把你怎麼著了。”
兩人打打鬧鬧的從車裡下來,雪早停了,國子監外已是人馬簇簇,極目望去烏壓壓佔了一街的車。
他們今日來的早才撿著好位置停車,以往都是就近停在路牙子上,過後由小廝們將馬車停到劃定區域。
風住忙將手爐送到主子懷裡,自己提著書囊緊跟到正大門才交予主子,目送著進學裡,他方回到車旁預備將“紅蘿炭”分裝成小袋。
此時一個穿著青色直裰的俊秀書生走了過來。
風住從車內拿出個包裹,對書生說:“裴公子,這是小爺吩咐我定要給您的。”
書生接過來開啟一看,裡面竟是件嶄新的大毛衣服,忙道:“這太貴重,斷斷不敢收,煩請交還小公爺。”
風住卻說:“您別為難小的,您縱然不收,親自還給我家小爺便罷。”
裴知遇雖家境貧寒卻無心攀附權貴,只知一味的讀書上進。
因著前段時間幫謝寧曜做了幾首詩瞞過學正,小公爺就定要送他一樣東西,他又不願在學裡和這位小公爺太親近,彼此便約定由小廝轉送。
裴知遇推辭不過,只能拿了包裹先去學裡。
謝寧曜與方覺明一路打鬧小跑到了“太學門”,過了這道二門,他倆也必須按規矩徐步而行。
每日晨檢都有許多“學監”考察諸學子的言行,一旦被抓住,立即就要扭送到“繩愆廳”捱打受罰。
繩愆廳顧名思義便是糾正過失的,國子監內所有學子以及博士以下的教職工,只要犯錯都歸其管。
過了太學門,迎面便是一座三門四柱七樓式的琉璃牌坊,上蓋黃瓦、雕五爪金龍,門洞雕有漢白玉的蓮花釘,寓意喜得連科。
這又叫“龍門牌坊”,三門中只能走旁邊兩門或者繞行,中間的正門是皇帝才能走的,以及狀元郎能走一回,是魚躍龍門的象徵。
眾學子均是沿著牌坊兩側的青石板路行至“弘文閣”前的大露臺集合點卯。
謝寧曜覺得弘文閣類似於現代學校的大禮堂,只有開大會或者授大課才用,露臺則像是操場。
這會兒已有許多學子到了,都按照各自“堂級”站列整齊,謝寧曜和方覺明找到了他們所在的“崇志堂”佇列站定。
國子監分為“三級七堂”,三級乃初級、中級和高階,初級、中級學制一年半,高階學制一年,一共讀四年。
七堂便是“分班制”,初級有三個班分別名為:崇志堂、崇義堂、崇業堂;中級也有三個班分別名叫:修為堂、修道堂、修心堂;高階只有一個班名叫:知行堂。
國子監的規矩就數晨檢時最為嚴苛,衣冠不整、言行不端以及遲到等都會被拉到繩愆廳,直接摁在長凳上去衣笞責。
謝寧曜啥都不怕就怕丟臉,因此從未在晨檢時鬧過啥么蛾子。
雖則他是國子監的“校霸”,自然少不了闖禍受罰,但其餘時候總有轉圜的餘地,罰跪捱打躲不過,至少可以不用去衣,保得住臉面。
眼見著點卯的時辰就要到了,謝寧曜仍舊沒在崇志堂的佇列中見到新面孔——那位被譽為“江南子都”的李及甚。
他心想:李及甚該不會遲到了吧,如果有這位大美人受罰,我就假裝去出恭,路過偷看一下。
北恭房就在繩愆廳後面,通常廳門不會關的十分嚴實,總能透過縫隙看到些裡面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