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凌煙閣與功臣們
九宮格夫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二十五章 凌煙閣與功臣們,劉協:我真的只想禪讓啊!,九宮格夫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協:我真的只想禪讓啊!
就這樣,劉協在幽州一待,就是將近一個月。
經過尚書檯的選拔,最終,幷州陽曲郭氏的郭縕接替了這一職務,此人以前做到雁門太守,也是兩千石,幷州人麼,同樣是胡漢雜居的地方,對於管理幽州事物也算是觸類旁通,最關鍵是此舉也算是給幷州的那些士族一個明顯的訊號:只要你們乖,還是允許你們當官的,以前的事兒咱們都可以既往不咎。
從此以後,幷州人去幽州當刺史,幽州人去雍州當刺史,雍州人去幷州當刺史成為常例,卻是在百年之後意外整出來一個邊郡士族集團,卻是後話了。
此外,劉協順便在涿郡搞了一次大賞群臣,給此戰中所有有功勞的將士都封了官,賜了爵位,並且傳令給正在洛陽搞建設的司馬防和糜竺,讓他們把現有的張揚殿給改一下,給改成了凌煙閣。
並且明確的表示,要在此供奉二十四個有功之臣,給予最高規格的禮遇,讓他們香火與太廟同在。
內心深處則是計劃著讓二十四位權臣再接再厲加把勁,把自己架空好推動君主立憲再進而禪讓回家。
首先是曹操,作為官渡之戰主力戰場的指揮者他是毫無疑問的首功,而以他今時今日的地位,卻也實在是賞無可賞,想了想,劉協還是決定封他為魏公。
這一個在東漢來說,實際上已經有一點超規格,甚至有一點點僭越的賞,命令他繼續全督魏郡的戰事。
希望他可以像歷史上一樣再接再厲,爭取也能稱個王什麼的重新把自己架空。
當然封他當魏公這個事兒確實也是有一些反對的聲音的,但總得來說反應不算大,畢竟只是封個公又沒加九錫,也不像封王那樣敏感,最關鍵的是,大家確實是已經不知道還能賞賜曹操點啥了,如果拿他當個忠臣來看的話,確實是太特麼的功高震主,賞無可賞了,將來只要他不造反,凌煙閣第一位的人臣必然是他,誰也搶不走。
第二功是賈詡,這也是毋庸置疑的,這賈詡幾乎是以一己之力平定了關中,嗯,雖然平定了的是一個破破爛爛幾乎連人口都沒有了的幽州,但好歹也算是是平了,更關鍵的是他的繞後一擊,一舉將整個西線戰場的戰局逆轉,進而使得天子順暢的兵出壺關,進而成為此戰逆轉的勝負手。
第三大功是單騎平幽州的劉備,這卻也沒什麼可說的,劉協直接將兩人都封為縣侯,食邑八千戶。
之所以還差著兩千戶沒給到一萬戶,也是希望他們倆人再接再厲麼,為了萬戶侯而努力麼。
這兩個人,自然也是穩穩入凌煙閣的了,便也乾脆命令司馬防將倆人的畫像也給掛上。
又想了想,乾脆又加了個張楊,好歹人家也是太傅麼,雖然現在狗屁的實權也沒有了,但當年的楊安典都是人家建的,這份忠貞總是要褒獎的。
你們多錄幾個權臣,咱的權力不就分出去了麼。
第四大功夏侯淵,這也沒什麼可說的,畢竟青州是他平定的,雖然聽說張遼在其中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但畢竟他是張遼的領導麼,也給封了縣侯。
這個就暫時不掛凌煙閣了,畢竟這夏侯淵此前也沒什麼前功,這個功績以後也未必就不能被後人反超。
第五功荀彧,第六功杜畿,第七功鍾繇,仨文官都給封了鄉侯,除了荀彧,其他人也就都暫時不進凌煙閣了。
至於此戰中表現的也算是比較優秀的張遼、徐晃、于禁、夏侯惇、還有關羽、張繡、賈逵等,也是人人都有封賞,不做細表,反正都沒進凌煙閣。
又想到劉備這次明明立了大功卻主動放棄幽州刺史的高風亮節,又特意拜劉備為錄尚書事。
想了想,乾脆給賈詡也加了個錄尚書事職銜。
劉協的目標,是希望大家都去錄尚書事,不是都說這是權臣的標誌麼?希望大家都能當個權臣,把我這個君主的權力都給分走。
要不是夏侯淵的這個戰功實在是太虛,他自己以前也確實是沒有什麼其他的功績,劉協都想把他也給錄上。
然後吧……眾人就憂心忡忡的心中咯噔一聲,而得知了這一訊息的曹操也鬱悶的彷彿吃了狗屎。
一個人錄尚書事那叫權臣,兩個人錄尚書事那叫重臣,一堆人錄尚書事這算是怎麼回事兒啊!這權責不就和議稅閣重複了麼?
這哪是在獎勵劉備和賈詡啊,這分明是在奪曹操的權啊!
除了劉協之外,稍微有點腦子的人都看出來了,隨著袁紹的身死,劉協與曹操這位功高震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