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宮格夫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一十六章 莊園經濟與上層建築(7.5K),劉協:我真的只想禪讓啊!,九宮格夫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在東漢,他相信不會有人對這句話的理解可以比他更深。

說到底東漢的制度傳承自西漢,尤其是鹽鐵專營制度更幾乎是漢武帝專屬,自武帝之後這條政策就越來越執行不下去,如王莽更是因此而丟掉江山性命,因為最核心的原因,在於社會的下層經濟基礎已經徹底的變了,王莽他錯就錯在只考慮了上層建築的設計而忽略了這個經濟基礎,一個不符合經濟基礎的上層建築除了倒塌之外沒有其他可能。

西漢時期,尤其是西漢早期,整個國家都被打爛了,貴族階級被整體的打掉,加上人口因連年征戰和暴秦暴政確實是稀少,導致整個社會的經濟結構完全是垂直的,即官府,自耕農,就這兩級,那會兒也沒什麼豪強大族,老百姓幾乎人人都有一塊不小的田產,這是個地地道道的小農經濟模型,老百姓人人都是貨真價實的小農。

然而到了西漢中晚期豪強並起,尤其到了東漢以後,因為豪強大族的崛起,國家徹底進入到了豪強社會,莊園經濟已經徹底取代了小農經濟。

透過陳家的觀察來看,這所謂的陳家堡壘,其實就是個完整的鄉鎮結構,它的經濟幾乎可以說是完全獨立的了,如果有一天這座堡壘的人再也無法出去,外面的人也無法進來,那麼,很大機率上,這些人的生活並不會受到什麼影響。

這樣的內部小迴圈經濟既堅強又脆弱,因為其經濟小迴圈的特性,這裡的每個人都是被嚴重繫結的,他的社會關係與整個堡壘息息相關,如這個老木匠一樣,在他的全家老小都已經深深的被繫結在了陳家這個大莊園裡,他走不了,朝廷也沒有能力為了他一個人,把他全部的社會關係都給搬遷到河南尹去。

這莊園在天下大亂的時候豎起了高高的城牆成為堡壘,難道在天下太平,它沒有高牆的時候,就不是一座橫亙在朝廷與百姓之間,一個幾乎牢不可破的堡壘了麼?

如此說來,為什麼魏晉時期會有桃花源記這樣的文學名篇傳世也就不難理解了,那個所謂的桃花源,是真的符合時代背景啊!

這樣的一個莊園,到底有多少土地,到底有多少財產,到底有多少的隱蔽人口,主政官當然是很難查證的,如果如陳家這樣,朝中有人在當將軍,上一代有陳藩這樣大名鼎鼎名垂青史的“賢臣”,地方官管個屁啊!這也就是荀攸來頭太大,換個人當汝南太守跟人家說得上話麼?那倒確實反倒不會發生刺殺這樣的事了。

深想一層,這樣的莊園經濟如果在多一點,陳家這樣的莊園規模再大一點,假設普通自耕農的生存空間被壓榨為零,那麼,朝廷對這個國家的實際掌控力,差不多也就該清零了,所以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晉朝時期,即使是經過了什麼八王之亂永嘉之亂以及各種亂七八糟的亂之後,晉朝無論國力還是軍力其實都遠超漢趙數十倍,其禁軍質量之高,許多老兵甚至還參加過滅吳之戰,裝備之精良更遠非胡擄蠻夷所能相比,怎麼這國家滅亡時卻是那麼的摧枯拉朽了。

一個國家的強大與否從來也不在於他的國力,而在於其執政政府所能呼叫的力量。

然而這樣的莊園經濟要說脆弱,卻也是真的脆弱,畢竟這種迴圈的內生經濟,牽一髮而動全身是真實的,莫說大規模的鹽鐵專營、合營,哪塊稍微動一點,都有可能破壞這微小的經濟迴圈系統,比如這陳家很有可能就只有幾個或者幾十個高手木匠,這點木匠們一旦跳槽,這個莊園可能就做不了複雜的木匠活了,這就必然會影響鐵匠,進而導致莊園內部的經濟迴圈不暢。

更嚴重點,當鹽鐵專營後由國家透過規模效益所生產出來的產品,如果其銷售的價格已經低過或是接近了這樣的小莊園的生產成本時,莊園經濟就會崩潰,如陳家這樣的豪強就無法繼續維持自己的地位,而對於那些受僱於陳家,生活在莊園裡和莊園周邊的普通百姓來說,也未必就是好事。

所以這也逼著他們反對鹽田專營,以及上記的主要原因,鹽鐵專營實際上就是在摧毀莊園經濟,就連那些受莊園經濟所剝削的租客也一樣會發自內心的維護他們的主家,頗有一種經濟危機之下打工人與資本家同舟共濟的感覺。

反對上記工作同樣也是一樣的道理,劉協這一朝只會比劉秀時代反抗的更激烈,因為劉協是擺明了要收財產稅的,上計工作越是詳細,他們要繳納的稅賦也就越多,而繳稅實際上就是在增加莊園經濟的生產成本。

而增加生產成本,對於一個公司來說,損失的可能也不止是老闆的荷包,更大的可能是整個公司的破產,而在東漢,莊園經濟的破產很可能帶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唐磚

孑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