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劉秀,王莽,與丘拜斯(4k)
九宮格夫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一十三章 劉秀,王莽,與丘拜斯(4k),劉協:我真的只想禪讓啊!,九宮格夫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奉孝,事情查清楚了麼?如果答案是否,多久能給朕一個答覆?”
北邙山下,劉協親自將郭嘉叫到身前出聲詢問道。
“公達行至上蔡一代被襲殺,隨行兩百多名郡卒皆死,隨行的財物,甚至連馬匹,賊人都沒有搶,但隨行的公文奏表全部都不翼而飛,剛剛傳來訊息在平輿城留守的郡丞蕭平幾乎是同一時間遇刺身亡。這……其實根本就不用查,定是汝南地區的豪強大族聯合所為,也一定是跟此次上計有關,陛下若是想要大開殺戒,將汝南最頂級的那幾個豪強大族排排坐,挨個殺,估摸著也殺不著冤枉的。”
“汝南的郡丞也死了?好,好好好,真是太囂張了,這是拿朕當劉秀了是吧,張宇。”
“老奴在。”
“汝南的賬,有問題麼?”
“這……根據校事府粗淺的調查,汝南的問題,確實是不小,然而具體的情況,還是要詳查,校事府能力有限,也是力有不逮。”
“是隻有汝南有問題,還是天下都有問題。”
“這……只能說汝南的問題,更嚴重一些吧,除了南陽、潁川二郡,以及兗州之外,天下各處,幾乎或多或少都有一點問題。”
這頭剛說完,下面卻是炸了鍋了,一時間,所有人都是兩股戰戰,緊張的吞嚥著口水。
確定了,這就是光武朝的度田事件重演,就看天子到底想鬧得多大了,當天晚上,這滿朝的文武百官無不是徹夜難眠,有些出身不好的武將更是一臉懵逼的到處去求教,根本不理解發生了什麼事。
比如關羽就在問:“大哥,你們所說的那個度田……到底是什麼意思?”
劉備則嘆息一聲,一邊給關羽斟酒,一邊解釋道:“此事,說來也是話長了,你知道我朝其實,一直都有一個上計的制度的是吧。每一年,各郡長官都要派上計吏進京,向朝廷詳細彙報郡內田、人、牛馬、財物、以及風土人情的詳細情況,其實天子的議稅之法,同樣也是脫自於此。”
關羽聞言不屑地笑道:“那也叫上計?天子親政以前,完全是胡說八道,名存實亡,否則這天下如何也變不成今天的樣子。”
“不錯,上計乃國之根本,然而本朝那麼多上位者難道都是傻子麼?不知道這些麼?事實上,我朝以前對上計之看重,幾乎是僅次於軍政大事的,而之所以後來變成了形式主義,就是因為那場度田事件。”
“建武十五年在上計時,光武帝敏銳的察覺到上計有假,無論是耕地數量還是人口戶數,光武都認為各郡有所隱瞞,遂下令全國各郡縣重新統計,這份詔書,就叫做度田詔。”
關羽聞言道:“光武帝起於微末,名為中興,實為開創,自然不是好忽悠的,威望怕是能與當今天子比肩,各地兩千石居然連光武帝都敢欺瞞,怕是活得膩歪了。”
劉備卻是苦笑著搖了搖頭道:“真如你所說的話,這天下就不會變成這樣了,各地兩千石面對光武帝的高壓,只得選擇優饒豪右,侵刻羸弱,即,將老百姓的住宅都算作了耕地,將人口,田畝的缺口儘量都從普通百姓身上找齊,而豪強大族,他們依然不敢查,或是沒有能力查,而即使如此,資料也依然是錯漏百出,而在複查中,陳留郡所遞交的上計簿中,還另外附帶了一封信,上面寫的是,潁川弘農可問,河南南陽不可問。意思就是說,讓他在彙報的時候,參考著潁川和弘農的資料去報,不要參考河南和南陽的。呵呵,畢竟河南和南陽都是勳貴豪強雲集之所在,報上來的資料,純屬胡編,不具備參考價值麼。”
關羽聞言都驚呆了:“好傢伙,面對光武重壓,居然還敢如此膽大妄為,此乃國本之策,居然可以照抄,胡編的麼?以光武的威望,他怎麼可能忍得了?”
“他確實是忍不了,事後光武帝勃然大怒,親自派遣信得過的人下放到地方,重新去審查上計工作中弄虛作假的問題,近郡守、刺史這些兩千石的官吏,就處死了足足十幾個之多。”
“這下,他們應該不敢再作假了吧?”
“哎,接下來,便是天下各郡皆反了啊,郡國大姓及兵長群盜處處並起,攻殺所在郡縣的長官,其中,青、徐、幽、冀尤甚。要知道冀州,可是光武之所以能席捲天下之根本啊!就連新莽王朝末期,也從沒發生過暴民殺官的情況。
關羽聞言,一時沉默不已,好一會兒才問道:“後來呢?”
“後來,就不了了之了啊。”
“哎,豪強大族之禍,由此而始啊!”
“這,也是那些宵小之輩的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