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知兵的曹丕(4k)
九宮格夫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二十五章 知兵的曹丕(4k),劉協:我真的只想禪讓啊!,九宮格夫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又一個大嘴巴。
“你居然打”
啪!
“你敢打我?!”
啪!
管寧是個身高超過八尺,身姿挺拔孔武有力的大漢,嗯……古代大儒武力值都挺高的,一連幾個巴掌,卻是真的把曹丕給扇懵逼了。
“清醒了麼?”
說著管寧作勢又揚起了手中的巴掌。
“醒,醒了醒了,我,我剛剛是一時氣憤,氣糊塗了,所以才胡言亂語,絕對不是我自己的真心想法。”
管寧聞言這才把手放下道:“最好不是,魏公與天子相爭,早已經沒有了優勢,天子之所以依然對魏公處處忍讓,一是感念他扶保社稷挽天傾之大功,二是因為眼下四方戰亂未止,百姓仍在受著戰亂之苦,天子容忍魏公,是以國事為重,更是因為魏公與他一樣,同樣都以國事為重,懂麼?爭權奪利,天子都能容忍,但耽誤了國事,真以為天子怕你們父子麼?!”
“是,是是是,學生知錯了,真的知錯了,學生再也不敢有如此糊塗之念想了,可是……可是咱們現在可如何是好啊,我……我不會真的被免職吧。”
管寧聞言嘆息一聲道:“國事為重,眼下不是考慮這些的時候,你這個將軍能不能當,取決於魏公和天子如何博弈,你如何努力都註定是於事無補的瞎操心,世子,還是將心思都用在眼前這一仗上吧,漢中地勢險峻,又能東阻巴蜀南扼涼州,東聯關中,而且人口稠密物產豐盈,此實為兵家必爭之要地,多虧了張魯的投降啊,只要世子用心守好這陽平關,至少能剩下朝廷數年之功,天下太平可以早一點到來,天下百姓,也可以早一點安定了。”
曹丕想了想,突然問:“若是我不但能將這陽平關守住,還能反守為攻,擊退這呂布與韓遂的聯軍的話……這應該算是大功一件吧。”
“擊退?算啊,如果你真擊得退的話當然算了。”
眼下由於是正值春耕時期,因此朝廷實在是沒什麼兵力派給他們,反正有虎豹騎,有陽平關,朝廷打定了主意就是託,依靠虎豹騎之精銳和陽平關之天險,只要託幾個月,春耕結束之後自然會有一批援軍趕到,而如果韓遂和呂布兩人能苦攻陽平關半年,等到秋收的時候還不退兵的話,那朝廷這邊要考慮的就不是援軍了,而是如何將益州或涼州整個吞併掉了。
說白了,打的就是個時間差,西北苦寒,尤其是韓遂這個涼州軍閥主要基本盤還是金城以西的羌、氐胡人,幾乎都是遊牧生活,不是農耕文明,春耕對他們來說意義不算是特別重大,至少相比於朝廷這邊不大,所以想打這麼個時間差來拿下漢中,而呂布那邊呢,益州地區因為氣候原因,可春耕的時間其實是比以中原地區為核心的朝廷,要來的更長一些的,也就是說他們打一仗,不管輸了贏了回家之後再去春耕,大機率也還是來得及的。
這也是南方政權對付北方政權時一個十分顯著的優勢。
因此,眼下陽平關下的雙方軍事實力對比差距還真的是挺大的,呂布動用了三萬人,韓遂動用了五萬人,總計共有八萬大軍,而曹純和曹丕帶來的援軍則只有不到兩萬,其中有三千多的虎豹騎,而張魯投降之後,漢中事物是暫時由張魯的弟弟張衛所管理。
張魯向來對待漢中百姓親仁,寬厚,眼下又是春耕,張魯從來都不在春耕時候招募兵勇打仗的,現在漢中歸了朝廷,朝廷施恩都還來不及呢,總不可能對他們比張魯還差吧?
因此這一戰,朝廷自然就沒從漢中進行徵兵,而是讓百姓安心種地,張衛的手裡,有的也僅僅是一萬多一點的常備護教兵而已。
或者乾脆說,都是一群拿著武器,鎧甲也不多的道士而已,張衛和曹純加一塊,也不過是三萬多人,這三萬多人,仗著陽平關天險實話實說確實也是足以防守的,但是想要進攻將敵軍打退,那就有點難了,畢竟韓遂和呂布都是一代梟雄,誰也不是白給的。
曹純的腦子裡壓根就沒有過轉守為攻的想法。
原本,曹丕腦子裡也是沒有的。
但是他現在有了。
無非是覺得自己年輕,無非是覺得自己沒有資歷麼,無非是信不過自己麼,居然還想著把我給擼掉。
誰還是天生就會打仗的不成?
我自小追隨父親,怎麼說也算是將門世家了,連曹彰都能當江夏太守帶一支兵馬,憑什麼我就不知兵呢?
如果,我真的能夠以少勝多,以弱克強,在這陽平關下打一個漂亮仗呢?
於是一連好幾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