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子深意解讀大會(上)
九宮格夫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子深意解讀大會(上),劉協:我真的只想禪讓啊!,九宮格夫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點了一下頭,稍微組織了一下語言之後,便道:“將領出徵,家人做質,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防止前線武將兵變或是投敵,不過老實說此一時彼一時也,當今天下雖還未定,但中興之兆已現,老實說,沒人會主動投敵,朝中諸將哪個不是聞戰則喜?此次賈公和皇叔分別以單騎平定並、幽二州,實話實說,朝中諸將在敬佩之餘,誰的心裡還沒有幾分怨言,埋怨二位不給大家表現的機會呢?”
眾人聞言,倒是都很乾脆地點了點頭,劉備自己聞言,也是面有得色。
“再說這兵變之事,其實咱們大漢眼下兵力的構成已經是以屯田之兵為主了,現在袁紹既滅,以後甚至只會啟用全職的禁軍宿衛和屯田之兵了,說白了,這次他呂布確實是出乎意料之外,但實際上這次咱們除了他的少量舊部之外也沒給他兵權,他現在所擁有的兵力本來就是汝南投降的黃巾、南陽以非常手段收攏起來的勳兵,以及原本就屬於劉表麾下的荊州兵,你們想想,別的將領還有這樣的好事麼?他這次兵變咱們朝廷又真的受到了什麼損失了麼?而除了呂布之外,朝廷中唯一一個還有可能真的行那兵變之事的人,又是誰呢?”
眾人聞言,卻是恍然大悟。
“你是說……天子的這一手,是衝著大司馬?”
“大司馬既然不惜養寇以自重,天子自然也要防範於未然,這難道不是應有之理麼?大司馬雖然能征善戰,在朝中積威已久,現在名義上在冀、兗、青三洲備戰之兵足有十餘萬,可這十餘萬的兵馬,不終究還是要由他的那些舊部所統領麼?天子放歸他們的家眷,難道他們不會對天子感恩戴德麼?”
“這……確實是有道理,可是他們的家眷跟在身邊,如果真的兵變的話豈不是更加沒有後顧之憂了麼?目前兗、冀、青三州之兵事,大多都是由大司馬的宗族,亦或者程昱這種跟隨他多年的心腹所主持啊。”
司馬懿卻是笑道:“可是,大司馬本人已經回朝了啊,如此一來,大司馬與他的這些宗族、門生的聯絡豈不是全都中斷了麼?大司馬在時,往日之情倒是值錢一些,若是大司馬不在了呢?世子,今年還沒出仕呢吧,與這些舊部之間不就沒關係了麼?”
哦~
眾人聞言,卻是恍然大悟,何著天子這一手不是為了防曹操,而是為了防曹丕啊。
荀悅聞言也道:“仲達說的不錯,其實大司馬的心中本也沒有反義,眼下天子春秋鼎盛,大司馬其實,並沒有真的反叛的機會,否則也用不著養寇自重了,天子擔心的,應該是身後之事。”
眾人聞言,卻是沉重地點了下頭。
其實往淺了說,咱聊的是曹操的身後之事,亦或者說是將來曹丕與太子之事,畢竟既然封他做了魏公,曹丕實際上是可以繼承曹操一部分權柄的,舅欺外甥,三千年信使裡多了去了。
然而這要是往深裡去想,其實也未必就不是自己的身後事。本朝天子歷來早終,別看天子今年十八,曹操已經四十多了,但說真的,誰也不敢保證這倆人誰會先死。
真要是發生了這樣的事,就算是太子健健康康也沒用,雖然現在是還只是東漢末年,大家並不知道楊堅是誰,但也並不妨礙大家去聯想。
而天子的這一手就非常漂亮了,他自己一個人在都城,手下親信和其家眷全部在外,十幾年後真要是變天,這些親信到時候還是不是親信說實在的都不好說了,至少,肯定不是曹丕的親信。
這一招,看似是在予曹操以方便,其實卻是把他的後路給抄了,退一萬步來說到時候大家的家眷都沒在京城,就是起兵勤王也方便。
眾人都是聰明人,到此為止,都已悟透了這一層的意思,為尊者諱也就不再繼續深聊了。
卻是劉備問道:“既然如此,天子命我來處置呂布的家眷,又是何意呢?仲達以為我該如何處置呂布的家眷呢?”
司馬懿聞言卻是再次嘆息一聲,而後居然在飯桌上放下筷子站了起來,先是給劉備行了一個半禮,而後道:“我司馬懿犯下的那點錯,你們都知道,也沒什麼不好承認的,丟了祖上財產也是我自己活該,怨不得別人,不過皇叔,呂布之女呂綺玲與我四弟已經有了婚約,或者我乾脆點說,他們已經有了夫妻之實,只是還沒有過門罷了,還請皇叔看在你我同殿為臣的份上,從輕發落吧。”
說完,司馬懿又給劉備行了一個半禮。
“仲達言重了,不至於此,難道我還能因為這一層姻親關係,就苛責於你們司馬家不成?”
“多謝皇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