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狂懟記者
東廠雨化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五十一章:狂懟記者,文娛從夏洛特煩惱開始,東廠雨化田,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閃光少女嚴格來說不是商業片,倒像是一部小成本文藝片,不是衝著賺錢去的,林尋就沒考慮太多賺錢套路,怎麼舒服怎麼來。
老外說的缺點他也承認。
第一次執導,不可能面面俱到,要是真拍得那麼好,那才不正常。
可能是覺得林尋是這幫人裡最認真的學生,老外花了很多時間在閃光少女上面,從鏡頭到燈光,劇本,把這部電影一一刨開,給大家講解。
臺下,林尋的筆記本記得密密麻麻,上面有的話是好萊塢導演點評郭凡的,吳驚的,陸建清的,盧正宇的……只要是覺得有用,他就記了下來。
看不懂的東西當場問。
回到酒店,他還把郭凡他們做的筆記拿來抄。
每個人看到的角度不一樣,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但凡有一點提高自己的機會,林尋都不放過。
國際導演交流會最後一天,好萊塢金牌製作人喬恩帶著眾人去了一趟卡梅隆的光爆娛樂公司,除了參觀了卡梅隆拍戲現場,還參觀了卡梅隆拍的戲中出現的道具。
比如泰坦尼克號中的海洋之心,阿凡達裡的納美人一比一全身像。
看到逼真的納美人像,郭凡嘿嘿笑道:“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
眾人黑臉。
不過別說,這個人像做得跟真人一摸一樣,睫毛,面板彈性,頭髮,逼真到極致。
一眼望去還以為是真人模特。
卡梅隆公司出來,幾人參加記者會,這是慣例,無非就是談談這幾天的感想啥的。
“從某種方面來說,技術即是藝術,卡梅隆導演對視聽語言和電影技術的不懈探索讓我讚歎。”
面對記者,郭凡打官腔。
“非常感謝福斯周到的安排,七天交流讓我非常充實,希望未來有更多的好萊塢同行跟我們一起分享創作經驗,華夏電影製作人和編劇能參與這種交流。”
“有幸參加國際導演交流會,短短的七天好萊塢之行,交流的內容從上到下涉及很全面,與好萊塢等級的創作思維和工業體系接軌,開闊眼界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希望這個交流會能一直辦下去,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
記者回答這一關昨天眾人就商量好,英語不怎麼好的吳驚還連夜背了幾句話。
不過記者不安套路出牌,一個年輕的記者突然問道:“吳驚先生,你會說英語嗎?”
提前背好的稿子卡在喉嚨,吳驚全嚥下去。
臉色不變,用英語道:“我是華夏人。”
環境所致,香江那邊接觸英語比較多,工作原因吳驚在那邊打拼過幾年,對英語其實不是太陌生,只是沒那麼流暢罷了,簡單的對話還是沒問題的。
記者帶著玩味笑意的提問讓他很不舒服,所以才賭氣似的說出這句話。
意思就是,老子華夏人,為什麼要會你們的英語。
郭凡幾人差點給他拍手叫好
旁邊,好萊塢製片人想砍人的心都有了。
費心費力弄這個交流會為了什麼,還不是討好華夏,這個記者倒好,一句話就把人得罪了。
“非常感謝福斯的安排,有幸看到卡梅隆拍攝現場,有幸看到曼高德,也有幸觀看了吉爾莫導演的水形物語。”
輪到林尋發言,他直接用的中文,也不管別人能不能聽懂。
郭凡幾人和福斯製作人心裡直接咯噔一下涼了大半。
這是要幹嘛?
“林尋先生,據我所知你英語不錯,為什麼說中文呢?”
記者跳腳,臉上帶著憤怒,不知道的還以為林尋做了什麼天怒人怨的事。
“因為我是華夏人啊。”林尋一臉認真。
“你們國家有句話叫入鄉隨俗,到了這,你說英文不是應該的嗎?”
“入鄉隨俗是主動去別人的家鄉,我是被你們邀請來的,再說,你去華夏說中文嗎?”
“我……”
國際導演交流會本來就是好萊塢幾大公司主動提出的,包吃住邀請國內導演過來交流學習。
林尋用英語和他們交流是出於尊重,但不代表必須要用英語。
記者挺討人厭的,一副高高在上樣子,彷彿他們來這裡是好萊塢的恩賜,對他,林尋可沒好脾氣。
“下一個問題。”福斯公司的製片人見氣氛不對,忍著怒氣,打斷了即將上演的激烈辯論。
記者採訪環節結束,眾人離場。
一出門,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