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部分,陳雲與當代中國,賴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東西,由不知道到知道,由知道不多到知道較多,這是學習;善於總結過去,從以往的工作中汲取經驗教訓,發揚成績,改進不足,同樣也是學習。陳雲同志一向重視總結經驗,反覆強調我們要提高本領、增加力量,就要從成功和失敗的經驗教訓中學習。1956年7月,他在一次有關商業工作的講話中指出:“根據過去的經驗,找出新的辦法,我看這項工作比日常的業務工作更重要。”他把不總結經驗比作商品“脫銷”,說:“這項工作脫銷了,政策就脫銷了,這比任何商品脫銷都嚴重,都壞。”那個年代物資短缺,陳雲同志認為不總結經驗比任何物資短缺都壞,可見其對總結經驗的重視。為什麼總結經驗這樣重要?因為“總結經驗就可以把過去做對了的和做錯了的加以分析,使我們頭腦清醒,把工作提高一步。”1958年12月,他在一次講話中又提到:“必須看到我們現在的本領還不大,應該小心謹慎地前進,並在前進中隨時總結經驗,這是提高自己的重要方法。”改革開放後,國內外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陳雲同志高度讚揚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時他又強調:“改革固然要靠一定的理論研究、經濟統計與經濟預測,更重要的還是要從試點著手,隨時總結經驗,也就是要摸著石頭過河。”陳雲同志還概括了總結經驗的一些原則:一是要隨時注意總結;二是既要總結自己的,還要借鑑外國的,但應以自己的經驗為主。總結自己的經驗,既要總結現在的,還要參考過去的,但應以現在的為主;三是要上下結合,部門與地方結合,然後集中到一起,加以綜合、分析,力求總結得更深刻更全面些;四是用總結出來的經驗武裝和提高幹部隊伍,更有利於統一認識和行動。這些論述,對於我們今天開展工作具有深刻的指導意義。
五、要善於“擠”出時間學習
陳雲同志是“擠”出時間學習的典範。他出生於貧苦農民家庭,小學畢業就當了學徒,但是他酷愛學習,利用在商務印書館當學徒和店員的機會,讀了許多書,較早地接受了革命民主思想和共產主義思想。從20世紀30年代初期開始,他長期擔任黨和國家的重要領導職務,工作異常繁忙,但他發揚“擠”的精神,絕不因工作忙而影響學習,更不因職務高、年齡大而放鬆自己,幾十年如一日,在繁忙的工作中間,自己爭取時間讀書學習。毛澤東曾經讚揚陳雲說:“陳雲同志有擠的經驗,他有法子擠出時間來看書、來開會。”陳雲同志是刻苦學習的典範。他讀書可以說到了廢寢忘食的程度,經常在警衛員叫他吃飯時,他雖然答應了,但還在讀,叫幾次後才放下書;晚上經常讀到深夜十一二點鐘,也要警衛員催促多次才肯休息。他的孩子們在紀念他的文章中寫道:“媽媽告訴我們,父親讀起書來,如飢似渴,有時甚至到了拼命的地步”。他總結出來的一些學習方法,比如,讀書要做筆記,最好有個小組,讀書要與懶惰做鬥爭,要一本一本啃原著等等,貫穿其中的就是勤奮、刻苦的精神,都是要付出加倍勞動的。《馬恩選集》、《資本論》、《列寧全集》、《斯大林文選》、《毛澤東選集》等經典著作,他都讀過多遍。延安時期,他參加中組部成立的學習小組學習哲學,短短几年中,留下了十多個厚厚的筆記本,有好幾千頁、上百萬字之多。沒有勤奮、刻苦的精神是不可能做到這些的。陳雲同志還是活到老、學到老、奮鬥到老的典範。晚年,他雖然體力日益衰弱,但依然傾注極大的精力,關心黨和國家的大事,提出意見和建議,鞠躬盡瘁,殫精竭慮。他還教導我們,學習的敵人是自己的滿足,要反對那種自高自大、自視高明的傾向。陳雲同志這種“鑽”和“擠”的精神,勤奮刻苦的精神和謙虛好學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現在,我們的條件比過去強了許多,但一些同志的學習狀態沒有跟上去。我看過一個材料,說72�6%的幹部對學習基本理論不感興趣,認為學習中存在形式主義的佔72�9%,認為沒有時間學習的佔64�2%,還有學習效果不明顯的佔52�9%,幾項指標都在50%以上,這應該引起高度重視,努力改變這種不願學、學不透、不肯鑽的狀況,把我們的學習搞上去。
第6節,
00陳雲同志關於學習的思想是很豐富的,我這裡僅僅是選取了幾個片斷。總之,我們要認真向陳雲同志學習,努力繼承發揚陳雲等老一輩革命家的學習精神,按照中央關於建設學習型政黨的要求,更加自覺地學習,更加勤奮地學習,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努力奮鬥,再創佳績,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用陳雲的黨建思想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