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劍聽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11章 以茶喻人,重生:權勢巔峰,彈劍聽潮,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茶與人相通嗎? 劉浮生饒有興致的看向史春秋,這位史大秘,看著胸有成竹,似乎早有準備,可能他這一套,已經對很多人都施展過了! 史春秋說:“六大茶系之中,紅茶乃是全發酵茶,其中有祁門紅茶,政和工夫、坦洋工夫、滇紅工夫、九曲紅梅、宜紅、小種等等品類,紅茶的香氣最為濃郁,令人飲之如飴……亦如一人,入江湖之前,便已練就一身本領,自出洞來,罕逢敵手——劉主任明白我的意思吧?” 好傢伙,原來是這麼一個,茶與人相通! 劉浮生恍然,史春秋竟然以六大茶系,隱喻官場之中的六種人!這倒有點意思! 史春秋笑著說道:“第二種是綠茶,乃是當年新採摘的鮮芽、鮮葉所制!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信陽毛尖,廬山雲霧、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皆為綠茶!清鮮可口,鮮爽無比!此種茶,看似鮮嫩,但卻經過精細打磨,令人耳目一新!奈何修煉尚淺,若非悉心儲存,絕對經不起歲月洗練……” “第三種,為青茶,亦是烏龍茶!安溪鐵觀音、鳳凰單樅、武夷巖茶等等,皆為烏龍茶系!飲後齒頰留香,回味甘鮮……若是儲存得當,且再加回火焙制,亦別有一番風味!” 聽到這裡,劉浮生輕輕點頭,史春秋這以茶喻人,的確令人耳目一新。 見劉浮生露出讚許之色,史春秋也有些小小的得意,畢竟,品茶這一課,就是他讓陸茶客賞識並重用的敲門磚! “第四種為黑茶,後天發酵,金花茯茶、安化黑茶、熟制普洱……滋味醇厚,令人流連忘返!越是歲月悠長,便越能感受到其韻味!初入江湖雖聲名不顯,但若假以時日,必將驚豔四座!” “第五種為黃茶,君山銀針、蒙頂黃芽、平陽黃湯……皆為黃茶,此種茶發酵極輕,鮮爽之中,混合著令人流連忘返的悶黃香氣,只可惜與綠茶同樣嬌弱,自以為躊躇滿志,卻經不起江湖歲月,只能曇花一現。” “至於這第六種麼……” 說到這裡,史春秋的笑容之中略顯輕蔑,停頓了一下之後,才繼續說道:“第六種為白茶,採摘之後,不經殺青或揉年,只是自然日曬,便可成茶!若以茶喻人,這種人倒是最多,江湖險惡,卻一頭扎入,顧頭顧不了尾,難免會平平無奇了!” 聽聞此話,劉浮生微微一笑,沒有說話。 史春秋笑著說:“陸書記喜歡以茶會友,無論任何一種滋茶,盡皆包容並蓄,只是不知道,聽完我的介紹之後,劉主任更喜歡哪一種茶葉呢?” 史春秋這句話,就是給劉浮生出一道考題。 六種茶,六種不同的官場中人,你劉浮生,覺得自己是哪一種?或者說,想當哪一種呢? 當初,史春秋陪陸茶客喝茶時,說出這番以茶喻人,曾被陸茶客大為讚賞,甚至就連陸茶客,也引用過這番說辭,提點和敲打旁人。 所以如今,陸茶客同樣等待著,劉浮生的答案。 只要劉浮生有所選擇,陸茶客便可以有針對性的繼續談話,說白了,史春秋這是為陸茶客當一個先鋒,做一次試探。 劉浮生沉吟著說:“史秘書的話,我聽明白了,六大茶系之間,雖有天然生長的原因,但最大的區別,還是製法不同,你問我喜歡喝什麼茶,就是問我傾向於當哪種人了……” 見劉浮生把話挑明,史春秋微微一笑,面不改色的說:“沒錯,之前我就說過,喝茶和做人,也是相通的。” 劉浮生笑了笑說:“喝茶可以每天都喝不同的品種,做人卻不能反覆無常,今天幫一個人,明天再幫另一個啊!” 史春秋看了一眼陸茶客,後者說道:“確實如此,不過,縱然每天都換著花樣的喝,終究還是有喜歡和不喜歡的分別。” 身為省委專職副書記,以及奉天市的市委書記,陸茶客自然有著,不同於常人的氣質與威嚴。 這一句話,顯然是希望劉浮生能坦率的說出自我評價,而不要打太極,耍滑頭…… 劉浮生點了點頭,既然陸書記親口提出了要求,他也只能如實說道:“我更傾向於白茶!” 白茶? 陸茶客微微一笑,有些意味深長。 史春秋輕輕皺眉說:“剛才劉主任表示,自己不懂茶葉,我還以為你是謙虛呢,現在卻覺得,劉主任應該是真的不懂茶文化!” “何以見得呢?”劉浮生反問道。 史春秋語重心長的說:“六大茶系之中,目前最為廉價的,就是劉主任所選的白茶!白茶主要產地在閩北,這種茶葉的產量極大,多數都以出口為主,不被國人所喜!非但如此,白茶的出口價格,也是極低的,如果劉主任有時間,可以去奉天的各個茶行,詢問一下,看看如今國內喝白茶的人有多少,又是什麼樣的價格?” 史春秋這番話,也是意有所指的。 他在告訴劉浮生,白茶是最廉價,最不受重視的一種茶,劉浮生選了白茶比作自己,表面上是謙虛,實際上卻有點不識抬舉了! 史春秋說話的時候,陸茶客也在看著劉浮生的表情。 正常情況下,劉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