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一把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四十二章 伽藍雨,這個明星很想退休,幼兒園一把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上帶頭跳了一支極美的舞。
“大師,等我買了大扇子,跳舞給你看。”
幾年前的這句話,湧上心頭。
原來,它猶存於心,業障心魔!
“大師是要上陣殺敵?”秀坊的新任坊主,紅衣七秀將自己的大扇子收於身後,抬頭看向僧人。
僧人還未來得及作答,她就自己先忍不住咯咯笑了起來:“殺過人的大和尚,還是和尚嗎?”
洛陽城皆知,在多年前,外敵入侵時,珈藍寺就曾有過51位僧人下山,參軍入伍,保家衛國,最終無一生還。
若非如此,青年主持小小年紀,也不會擔此大任。
只是,青年主持年紀雖輕,但佛法精湛。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句話語幾乎是人盡皆知的。
對於七秀姑娘的問題,它,也是最好的回答。
可看著紅衣似火,青年僧人沒來由的搖了搖頭,道:“自然不是。”
紅衣微愣,只說道:“好!”
大師,要一言為定啊!】
………
………
3:【連年征戰,戰火紛飛。
連續的戰亂或許只會在後人的史書上留下寥寥數語,可對於整座天下而言,又是那般沉重。
外敵被驅逐,天下安定後,得勝將軍策馬而歸。
他兩鬢微白,可依然能夠看出,年輕時定是一個頂好看的人兒。
如今的洛陽,早已不復往日繁華,城內經常可見斷壁殘垣,可謂是滿目瘡痍。
出征之日,滿城相送。回來之時,又是滿城相迎。
很多城內的人在看清將軍的外貌後,紛紛一愣。
這哪是將軍啊,這是已經還俗的大和尚!
百姓熱情,將軍卻未作停歇,在城內尋找著什麼。
沒人知道,這位面熟的將軍在找什麼。
——他找不到那把大扇子了。】
………
………
4:【斑駁的城門,盤踞著老樹根。
將軍聽聞,這些年來,總有一個年紀已經不小的尼姑,會來城門的老樹根旁久坐,然後望著城門外發愣。
尼姑就住在曾經的珈藍寺。
聽聞,這尼姑年輕之時也是無比貌美,或為保全自己,或因種種原因,最後出家為尼。
“只是最近啊,有一段時間沒看到了。”有人道。
將軍策馬,往山上而去。
看著熟悉又陌生的山路,一個聲音在耳邊響起。
“大師,珈藍寺的路,我現在比秀坊還熟呢!”
寺內,那座浮屠塔猶在,只不過相較於往昔,要破敗了許多。
後院裡,卻有孤墳枯骨。
他在寺裡的草木深處,找到了那把大扇子。
扇子上,寫滿了小字。
“大師,沒想到遁入空門竟是如此無趣,敲不完的木魚,誦不完的經。”
“大師,聽聞你們那邊又打了場勝仗,忍不住高興地在寺內練了練舞,也不知道你會不會生氣。”
“大師,你的珈藍寺老是下雨,老是下雨……”
“大師,又過年了,我好想再看一遍洛陽城內的煙花啊。”
“大師,快來接我還俗吧,嘻嘻。”】
……
……
5:【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又一年的除夕到了。
珈藍寺內,老和尚還是老樣子,時不時的會出神,時不時的會想打盹兒。
今天,他又眼睛半眯,彷彿隨時都會沉沉睡去。
小和尚坐在老和尚身旁,仰望夜空,問道:“師父,世人皆說皈依佛門,這個皈依是什麼意思啊?”
老和尚笑著摸了摸小和尚的光頭,道:“所謂的皈依,其實是我們佛教的入教儀式,表示對:佛,法,僧,這三者的歸順依附。”
“故也叫【三皈依】。”
“意指全心全意的信奉與歸順。”
“啊,這樣啊。”小和尚道。
老和尚眼睛半睜著,道:“你且跟我念。”
“皈依佛。”老和尚道。
“皈依佛。”小和尚跟。
“皈依法。”
“皈依法。”
“皈依僧。”
“皈依僧。
稍頓片刻,老和尚道:“其實於我還有四皈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