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7章 鋼琴手,退役狙擊手,過寬,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車伕顧忌身上傷勢,外加“小捕快”第一箭射得太賊,第二箭又跟得太緊,他不確定這麼近距離自己能不能毫髮無傷再次擋掉。

於是,車伕做出了一個等同於送死的決定,想憑藉他哈雷機車的速度,先拉開距離保證自身安全,接著繞到張鐸身後,兵不血刃捏死這隻讓他略感意外的小螞蟻。

…………

被軟鞭抽飛的第一箭還未盪到牆壁,第二箭便再次瞄準後退中車伕的眼窩,但張鐸沒有著急射出這十拿九穩的一箭,想了一下後,反而橫著銜在嘴裡,空出右手伸進箭囊。

車伕選擇後退就意味著他已經是一坨死肉,那張鐸便不用為了小命考慮,在被近身前確保一擊必殺,他現在完全可以將利益最大化,比方說留個活口,然後……

到這裡就不得不說一下為何華國曆史上從未出過用“箭”的高手。蓋因數字世界裡的人們能透過晶石大幅度改善身體能力,卻無法影響大腦的反應速度,總不能武功高了,智商也跟著提高吧?

所以弓箭威力不是問題,再硬的弓,這裡的牲口們也有力氣拉開,可威力再大,畢竟需要由人操作,面對兔子一樣四處亂跳的高手,“手腦(身體、思維)不協調”的問題便暴露無遺。

再者,說到底,弓箭最初被創造出來的用意,是透過弓身蓄力,來達到對人類肢體力量的延伸,以彌補相比野獸較為弱小的身體能力。但既然這世界的高手們能將身體力量大幅度改善、提高,比如可以單槍匹馬、獨挑遠古兇獸的尉遲獨/夫,一劍斬下去什麼都解決了,那為毛還要浪費大把時間練習弓箭準頭?

也正是這個原因,弓箭在華國民間(捕快)仍在使用,軍隊也有可以解決準頭欠缺問題的齊射營,但域外狩獵小隊標配的一石弓僅是用做哨箭預警。

當然,射得準的捕快也有,好比老張,不過玩了幾十年弓箭的老張碰到移動靶,一樣全看祖宗保佑,不然他如今也不用把飯碗交給兒子頂替。

故古語有云:三年刀劍,十年槍棒,一輩子射不中的春風柳葉梢。

…………

張鐸右手伸進箭囊,又補了兩支箭,加上之前剩下的以及銜在嘴裡的,一共5支,剛好是古代戰弓術的極限。

他想憑這5支箭留下賊人,然後用老蘭斯教的逼供手法,從車伕口中拷問出皇帝老兒生辰綱的下落。

這麼大一塊蛋糕,送上門不咬一口不是張鐸的作風。

而除此之外,自離開神農架,手指間那枚硬幣就沒停過,在現實世界沒有用武之地,可到了這裡,某扳機扣動狂總算有機會可以肆無忌憚地痛快玩上一把。

7倍於正常人的反應速度,給了張鐸從容觀察周圍地形的時間,待看清楚後,很快心裡便有定計。

…………

黑夜中,車伕鬼魅般的身影在寂靜長街上忽左忽右往後退去,殘忍嗜殺的眼神始終衝著螞蟻冷笑:“想射我?就憑你?

你射得中嗎?

射得中嗎?

射得……呃……”

“之”字形的後退過程中,賊人輕輕一跳就是3、4米距離,同時每變一次方向就出言挑逗一句,正當他第三次準備變向,突如其來的箭羽掃得太陽穴一涼。

等箭枝貼臉穿過之後,車伕這才瞳孔驟縮,急忙剎車止住身形。

可他還沒在鬼門關前緩過神來,瞄到柔和星光下,小捕快又一次快到離譜地豎起牛角弓,賊人慌不擇路,一下躥進了旁邊衚衕。

見車伕“聽話”遁入轉角,張鐸帶有明顯報復意味地輕哼道:“敢用那種眼神瞪我?你在哪瞪的,哥就在哪裡瞪回來!”

這逼報仇從來不等過夜。

與之前“捕快”跑,賊人追的情形恰好相反,張鐸吊兒郎當地驅趕車伕回到剛才他和金喜烤火取暖的避風死巷子。

…………

跟著進入轉角,張鐸邊向前走,靈活修長的手指邊裝載“彈藥”,箭矢一箭快似一箭地射出,把賊人往巷子深處趕。

“咻、咻、咻、咻。”不到1。5秒時間,包括銜在嘴裡那支,他將剩餘四箭傾瀉而光,卻全部擦著倉惶逃命的車伕身體而過,一箭都沒有命中。

獅子搏兔傾盡全力那是為了生存,而貓抓耗子則多半是因為好玩,抓了放,放了抓,直到玩膩了才一口吃掉。

而幾次來回於鬼門關的車伕向後逃竄中,不小心一腳踢到火盆,這才意識到自己回到了惡夢開始的地方。

終於,終於熬到張鐸射完全部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小公主靠選秀綜藝出圈

慕綿

大軍閥

幽雨

唐朝大齡剩女

羽外化仙

[周九良]摯愛

左岸不吃梨花的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