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3章 尚書遺卷,退役狙擊手,過寬,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天上午,張鐸抱著個人頭大的海碗攤在餐桌上“呼嚕嚕”喝粥,黃雅雯坐在一邊,不時往海碗裡夾上兩筷子自家醃好的榨菜。

電視裡忽然出現這樣一條新聞:“本臺訊,日前,由北大人類學教授易珉與中科院歷史系專家梅莉帶領的考古隊在河南某地……”

挖到龍鈕金印的訊息終於傳播開來,為此,央視科教頻道特意派出一個攝製組,趕在年前對此次參與發掘工作的考古隊員一一進行採訪。

可包括梅莉在內所有人都露過臉了,老瘋子易珉卻只有一張孤零零的黑白證件照,他本人不知所蹤。

北大,社會科學院人類學系辦公室

自一個星期前挖到那張寫有“《尚書》遺卷”的明代地圖,易珉直到現在還在抖。

不抖不行啊,“尚書遺卷”這四個字所代表的含義太過沉重,在老瘋子眼裡,他以前挖到的所有國寶以及各類化石加在一起,也比不上這張字跡已然斑駁的地形草圖。

國寶了不起能提升易珉在國際國內學術界的地位,而地圖要是真的……

起初發現這張畫風極為簡易的地形草圖,老瘋子以為是前人隨手塗鴉,沒太當回事,直接用密封袋封存,扔在了桌上。

可地圖中一片“弓箭”形狀的湖泊引起了他的注意,因為相似的地方他曾經跟隨釣魚小隊一起去過,那裡正是廣東省境內最大的淡水湖泊,距離南越文王墓遺址不到200公里。(與實際有出入。)

由那方金印想到劉瑾義子可能與盜墓賊有聯絡,易珉坐下仔細檢視,結果這一看,竟是讓他發現了大玄機。

湖泊呈搭箭滿弓狀,箭尖直指東南方向,一個名叫河源臨江鎮的地方。在箭羽位置寫有四個蠅頭小楷——尚書遺卷,而旁邊是一個不知意義的“五”字。

“嗯?臨江鎮?傳說南越武王墓不是在廣州白馬山麼?”

這時候易珉已經對這張地圖判了死刑,尚書遺卷早已丟失上千年,怎麼可能讓幾個盜墓賊隨隨便便找到,再說,那地方也不是趙佗墓,尚書遺卷絕不會出現在普通人家的墳頭裡。

然而,2天后,在廣州中山大學任教的釣友打來電話說,箭羽位置還真有一個古鎮,叫錫場鎮,因明朝時期村民世代為朝廷開採錫礦得名,並且,根據當地縣誌,錫場鎮確曾有過九座成因不明的小山包。

這下易珉坐不住了,地圖上那個“五”字代表什麼他不清楚,但他知道,這九座成因不明的小山包,很有可能就是趙佗墓!

據史書記載,趙佗死後,在國葬當日,第二代南越王趙眜遵照遺囑,先派重兵將整個城郊包圍地水洩不通,隨後,相同規制規模的靈柩同時從四個城門出發,四支送葬隊伍在靈柩導引下到處亂轉,外人不知究竟哪撥人才是真正的送葬隊伍。

還沒完,除了四散開來不知去向的送葬人馬,後來有人回來說,他們到的地方不只有一座墓地,而是九座。

四九三十六,老賊趙佗整整為自己修了三十六座疑塚!

後世東漢末年的曹操,正是從趙佗這裡得到啟發,才有了傳說中的曹操七十二疑塚。

因此,曹操和趙佗可以稱得上師生關係,至於孫權?這廝就鬱悶了。

話說三國時期喜歡盜人祖墳的不止曹操,孫權這王八蛋缺德事也沒少幹,只是他運氣不好,手下上千人規模的摸金校尉和發丘中郎將挖了一輩子,愣是沒能找到相傳埋有無數奇珍異寶的南越武王墓。

…………

放下電話,易珉目露瘋狂,盯向那四個蠅頭小楷。

既然箭羽位置的錫場鎮很有可能是趙佗墓,那墓中存在《尚書遺卷》的機率同樣不會小,當初《周易補卷》不就是從漢代馬王堆辛追夫人墓中出土的?

想到這裡,老瘋子活像個老年痴呆,捏住地圖的右手舉在空中不自然抖動,而抖著抖著,下身膀胱括約肌一鬆,大冬天裡一股暖流順著褲腿往地面延伸……

不能怪他沒用,實在是青史留名的無上榮耀太過誘人。

一旦真的讓老瘋子挖到《尚書遺卷》,只要儒家思想在中國不滅,那易珉的名字,就將和四書五經以及孔子、孟子兩位先聖一起,被永遠錄入史冊,

與!世!長!存!

…………

小飯館裡,張鐸就著榨菜喝完最後一口粥,用袖口擦了下嘴,對黃雅雯說道:“一會你別出們,中午我家有人要過來吃飯。”

“你家人來這裡吃飯?”黃雅雯正在收拾碗筷的動作頓住,不明所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九八做星嫂

李一一

[網王]立海大的撿球替補

嬌綠

妖女修仙錄

無組織

甜心栽跟斗

閃啊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