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5部分,三國之席捲天下,撲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軍,全軍覆沒。
曹操歇斯底里起來,滄啷一聲拔出青虹劍,猙獰指道:“殺了他,殺了他!”
“喏!”一眾親衛如狼似虎,提劍而至,反手將愣住的許攸放翻在地。
許攸倒在了地上,他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明公。為何……,哇!”
當許攸要問明緣由的時候,卻是永遠失去了機會。
一顆流血的頭顱,滴溜溜在地上亂滾。
曹操的心情。這才得到了一絲釋放。
“什麼,許攸是秦峰安排的奸細?不可能,這絕對不可能!”郭嘉聞之前因後果。連連搖頭,道:“我軍在鄴都也有密探。秦峰冷落了許攸數年,難道。他在數年前就已經謀劃好了這官渡一戰!”
郭嘉想到這裡,頓時呆滯了,他無法相信,是怎樣智慧的謀劃,才能在數年以前算計好一切細節,就連本方所有的應對都考慮的一清二楚。“這……還是……人嗎?”
郭嘉猜出了大概,但他一生都無法猜對,是因為秦峰從後世而來,所以留下了許攸,就是為了將來的官渡之戰。所以,就算是鬼謀郭嘉,也沒能看穿秦峰的計策。
後世的知識,記憶,對天下大勢的掌控,這就是秦峰賴以崛起的資本。在這個時代,就算是郭嘉這樣的大才,也要退讓。同樣,也是徐庶、荀彧這些軍師,從來猜不透秦峰心思的根源所在。
總結起來一句話,古人永遠無法理解現代人的思維方式,而現代人,早已經對這些歷史、名人瞭如指掌。
“怎麼辦,奉孝!二十萬大軍沒了,就這麼沒了!”曹操很想摔東西,然而,他強迫自己安坐下來,但是,他的四肢在不斷的顫抖。
很長一段時間過去,郭嘉只是靜靜站在軍事形勢圖前。
曹洪,夏侯恩,曹純三將接連返回,曹操因此多少鬆了口氣。
然郭嘉始終是靜靜的……靜靜的……。
一個時辰過去,這位有鬼才之稱的軍師,一臉憔悴。面對一個沒有絲毫破綻,又已經完全得勢的對手,他也無計可施。
郭嘉慢慢行了一禮。
“奉孝,怎麼辦!”曹操哆哆嗦嗦站了起來。
“主公……,去長安吧。”郭嘉說道。
曹操聞言失色,因為若是去長安就是放棄了中原,他怒道:“本將軍還有司隸,還有豫州,絕不去長安!”
郭嘉因此焦急,道:“主公,如今秦峰已經得勢,主公可退兵函谷關,退宛城之兵入武關,加上潼關,三關在手則關中在手。關中平原可保幾十萬大軍無憂,如此,關西、關中可成立業之基,再聯合呂布共同抵抗秦峰,休養生息以待天時!”
“不!”憤怒的曹操駁斥了郭嘉的建議,冷道:“可收豫州之兵至汝南,令夏侯惇在汝南擋住秦軍張遼部。收宛洛之兵至許昌,再令夏侯淵部入虎牢關擊秦峰後路,拿不下虎牢,秦峰勢必不敢進兵!”
“這……。”郭嘉並不看好繼續與秦峰交戰,因為如今曹操屬地的形勢,如同篩子,到處都是漏洞。倒不如收攏剩餘的十餘萬兵馬,集團退守關內。如此沒有後顧之憂,又有雄關和充足的兵馬據守,進可攻退可守。
而曹操則是不願意就此放棄龐大的地盤去坐守一偶之地,他想要以城池之堅固,與秦峰再次決一死戰。若是能夠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就有翻盤的機會。
然而秦峰已經擁有了六州半之地,顯然這機會實在渺茫。
總之,郭嘉是想要儲存實力,以待天時。而曹操則是要孤注一擲,再次決戰。
謀事在人,很難說誰對誰錯。
郭嘉也沒有把握就一定會敗,在他的計算裡,八成是贏不了的。
這時候,曹操拍案高呼道:“昔日,昌國君樂毅,率領四國攻齊,齊國丟七十二城,只剩下莒城、即墨城,尚可復國。時至今日,我還有許昌、洛陽這樣的雄城,比之莒城、即墨城有過之而無不及,豈能輕易言敗!”
曹操說到這裡,語重心長道:“吾為齊王,奉孝,你便是田單,當更勝往昔!”
郭嘉內心嘆了口氣,當年一戰,田單的確了得,但那是因為昏庸的燕王撤了樂毅的職位。然而如今呢?秦子進這樣有雄才大略的諸侯,豈會作出自斷臂膀的事情。
然而,的確還有一絲渺茫的機會,郭嘉正色拜道:“原為主公效以死力,但……主公不可倉促行事,若是……若是虎牢關失守……。”
“再走不遲!”曹操最後拍案道:“奉孝,你去傳令,立刻放棄官渡退守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