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82部分,三國之席捲天下,撲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甲兵了,這才吃了一驚。然而此刻確實笑道:“無妨,自古‘利於水者必不利於火。’藤甲雖然刀箭不入,但乃是油浸製造之物,見火必亡。可佈下火攻之計,必能取勝!”
眾將心悅誠服,拜道:“敵兵為至,皇上已經未卜先知想到了破敵之計,吾等佩服……。”
秦峰十分慚愧,心說這火燒藤甲兵的典故後世都爛大街了。然而這時候的人他就是不知道,所以弘武皇帝那就是未卜先知。
不過計劃趕不上變化,還需順應時勢,發動火攻。所以秦峰暫時按兵不動,等待孟獲搬來救兵。又準備好“大棒子”,大棒子打服了,才好喂胡蘿蔔。
話說這個時候,孟獲已經來到了烏戈洞。這烏戈洞的習俗又與中三番不同,居住在烏戈洞地界的烏戈人,從來不修建房屋。專門打洞居住,與傳說中的洞穴人一般無二。
個個長相十分兇殘。眼睛大,面板白。
孟獲與木鹿大王被幾個烏戈洞蠻兵帶進一間巨大的地宮內。若不是有幾盆篝火,還真是看不清東西。待得適應地宮環境後,便見一人身高兩米多,坐在一張藤椅上。
想來此人就是兀突骨,孟獲還不是後世的南蠻王,此刻拜倒在地,哀聲道:“某乃上三番孟獲,這位是中三番的木鹿大王……。”孟獲將實情道出後,又開始捏造:“弘武皇帝殘暴。說咱們八番九十三甸不是人,發誓殺光土人。眼看祖城不保,中三番就要淪陷。請烏戈洞主發兵相助,保住咱們的祖城,保住咱們的南蠻……。”
若說個人義氣,隔著一箇中三番,兀突骨跟孟獲一文錢的關係都沒有,然而說道保衛祖城,身為南蠻後人的兀突骨必須要發兵。他被孟獲所激。勃然大怒,起身道:“弘武皇帝欺我八番九十三甸無人呼?本洞主這就帶本洞兵馬,與汝等報仇,保衛祖城!”
孟獲與木鹿大王對視一眼。難掩心中喜悅,起身道:“有兀突骨洞主相助,何愁秦軍不滅!”
於是。兀突骨喚來本洞兩位領兵酋長,一個名叫土安。一個名叫奚泥,率領三萬藤甲兵。孟獲、木鹿大王引路,浩浩蕩蕩殺奔三江城而去。
訊息很快傳到弘武皇帝秦峰聖駕前。
“報……,皇上。孟獲請出了烏戈洞主兀突骨,三萬藤甲兵已經進入了三江城。那孟獲、朵思大王、木鹿大王、兀突骨四處造謠,誆騙各番洞主酋長保衛三江城,中三番,下兩番許多部落土人被請動,漸漸匯聚三江城!”
得到訊息的秦峰,便感到事情棘手了起來,若是五番蠻人匯聚三江城,估摸著有好幾十萬,恐怕就要經歷一場大戰。獲勝,土人勢必死傷太多,落敗,徵蠻計劃立刻告吹,損失的國力恐怕好幾年翻不回來。無論是任何情況,都對弘武皇帝十分不利。
“南蠻就是後世的雲省……。”秦峰腹誹一番,嘆息道:“南蠻是華夏西南的一顆明珠,朕來到這裡,是為了將這顆明珠重新收入華夏的懷抱……,諸民族齊心合力,共建一個大華夏,可是……。”
文武有感弘武皇帝的大華夏理念,心向往中也是唏噓不已。
郭嘉出班奏道:“臣深知皇上用心良苦,蠻荒之人併入我大秦體系,一定能夠過上安定的生活。然而,蠻荒之人畢竟未開化。只是宣講道義,恐難收服他們。還需恩威並施,才能收起心。”
賈詡出班奏道:“藤甲兵刀槍不入,在蠻人心中的地位還在木鹿大王的驅獸之上,恐怕正因為如此,許多蠻人才會來到三江城助戰。皇上已經有了上三番蠻人相助,當雷霆消滅藤甲兵,必定能夠震懾中三番,下兩番蠻人。抓住孟獲等賊首後,再令孟節出面整合八番九十三甸,大事必成!”
目前的情況只能是開打了,秦峰也就收拾心情,打起精神道:“破藤甲兵必須要火攻,兩位軍師可有好的計策!”
郭嘉出班奏道:“啟奏皇上,臣這幾日出營檢視山川地理,在西南險峻之處發現一座山谷。此山谷形如長蛇,兩側皆懸崖石壁無法攀爬,谷中沒有樹木,只有中間一條大路貫穿,名為盤蛇谷。”
秦峰聽到這裡,便明白了郭嘉的計策,就此眉頭緊皺起來。
果不其然,郭嘉繼續說道:“臣前番發現皇上的大將軍炮十分好用,可用火油、竹竿等物,再用乾草假裝成糧車,如此如此這般這般,守住谷口兩頭,必定能夠大破藤甲兵!”
秦峰思咐中說道:“敵人豈能輕易中計?”
郭嘉早就成竹在心,道:“可派黃忠、馬超、徐晃、嚴顏、沙摩柯幾位將軍,連續詐敗,棄守營寨。那孟獲等人一定會認為他們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