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3部分,清虛道德天尊,炒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子不薄,乃有今日”李湛羞愧地說不出話。又看到宰相崔玄韋,質問他:“他人皆因人而進,惟卿朕所自擢,亦在此耶?”崔玄韋答道:“此乃所以報陛下之大德”說了這些話後,女皇已疲倦,便躺下復又入睡。

當日,張易之的兄弟張昌期、張同儀、張同休也被抓住斬首示眾。

第二天,女皇下詔太子監國。詔書言:因身體不好,不料有人趁機謀反,因染風疾執政倦勤,故令太子監國云云'全文見《大唐詔令集?則天太后命皇子監國制》,卷第111—112頁。'。是日,太子分十使到各州宣慰。

第三天,即二十四日,女皇下詔傳位太子。第四天,李顯即皇帝位。此時國號尚未改。以相王為安國相王,拜太尉、同鳳閣鸞臺三品。以太平公主為鎮國太平公主。李姓皇族被配沒者,子孫皆酌量敘官。

第五天,女皇徒居上陽宮,由李湛守衛。女皇遷居,宰相姚元之痛流涕,張柬之說:“今日豈是啼泣時?恐公禍從此始”元之回答:“事舊主歲久,乍此辭違,情發於衷,悲不能忍。且日前從公誅匈逆者,是臣子之常道,豈敢言功;今辭違舊悲泣者,亦臣子之終節,緣此獲罪,實的甘心”'《新唐書》,卷124,《姚元之(崇)傳》。'當日,被貶為毫州(今安微毫縣)刺史。

政變後,張柬之任夏官尚書、同鳳閣鸞臺三品,崔玄韋為內史,袁恕已同鳳閣鸞臺三品,敬暉、桓彥範皆為納言。皆賜爵郡公。李多祚賜遼陽郡王爵,王同皎為琅琊郡公,李湛為右羽林大將軍、趙國公。其餘參加政變的,都升官獲獎。

政變的第六天,中宗皇帝李顯率百官,到上陽官拜見女皇,給女皇上尊號為則天大聖皇帝。此後,中宗每十天往視一次女皇的起居。

女皇退位、中宗復辟,一切改歸復原樣。這就是《資治通鑑》所說的:“復國號曰唐。郊廟、社稷、陵寢、百官、旗幟、服色、文字皆如永淳(元年為682年,高宗在位)以前故事。復以神都為東都,北都為幷州,老君為玄元皇帝。”這就是張柬之等人所要的結果,即把女皇太位的所有皆抹滅。他們打算躊躇滿志。輔佐正統的真龍天子中宗,復興大唐,建功立業。

然而,張柬之等人的政治眼光短淺,自以為推翻女皇,鹹於復舊,一發就會平安無事。孰料,沒過幾天,形勢變化,便令他們欲哭無淚。

張柬之發動“神龍**”擁戴復辟的中宗李顯,是被女皇定論為不可造就的庸才,因此果斷黜貶。如今被他們推為中興皇帝。期待著他能有所為。

中宗上臺所做的第一件大事是追尊皇后之父韋玄貞為上洛王,母崔氏為王妃。李顯所以被女皇黜貶,就是因為他初為皇帝,便提拔韋玄貞為納言,還要把天下讓給韋氏。所以,他這次復辟後,接著二十年前的未竟“理想”,追贈死了的岳父大人為王。

他的荒唐舉動立即遭到大臣反對,左拾遺賈虛已上疏:“異姓不王,古今通制。今中興之始,萬姓喁喁,以觀陛下之政,而先生後族,非所以廣德美於天下也。……若以恩制以行,宜令皇后固讓,則益增謙沖之德矣”這個賈虛已想得太美,他還給中宗出主意,讓韋后出來“固讓”,會更增加美德。

他哪裡曉得,正是那個韋皇后讓李顯這麼做的,她們要把二十年的損失全補回來。這二十年被貶,終日擔驚受怕。韋氏所生一子郡王李重潤曾封皇太孫,被女皇鞭斃。長女寧公主下嫁參與政變的王同皎。次女安樂公主,生於李顯被流放的途中。在房陵二十年,兩人倍嘗艱辛,李顯每聞有朝廷敕使至,輒惶恐欲自殺。韋氏就會說:“禍福無常,寧失一死,何遽如是:”中宗向韋氏私誓:“異時幸復見天日,當惟卿所欲,不相禁制”。'《資治通鑑》,卷208,中宗神龍元年二月。'

因此,中宗果然復辟,韋后“所欲”,首先是加封其父母封號,接著就要參預朝政。他們也學者當年“二聖”時的樣子,對坐聽朝。韋后野心勃勃,儼然武則天第二自居,大臣們上朝都能聽到男女兩個聲音,韋后也把自己隱於簾後,坐聽朝政。

那幾個搞政變出身的宰相一見傻了眼,於是紛紛勸諫,把以前頑固大臣罵武則天那些話全搬了出來。什麼“牝雞之辰,惟家之索”,“以陰乘陽,違天也;以婦陵夫,違人也”。極力諫皇后“勿出外朝,幹國政”。'《資治通鑑》,卷208,神龍元年二月《桓彥範上表》。'中宗、韋后根本不聽他們那一套,照常一同上朝。

韋氏干政,她想以武則天為榜樣,這也是唐朝的女性開放的例子。但她的才能和德行距婆母所差太遠,她作出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如戲

孤悟

不朽天途

天馬行空

錦桐

閒聽落花

被鴿子o偷聞資訊素後

慕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