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格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部分,左一刀 右一刀,風格1,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與此同時,中國國奧正在召開一個肅殺的會,肅殺地爭論到底是上安琦還是上楊君,肅殺地研究到底是血戰還是死守,肅殺地安慰趾骨斷裂的杜威,肅殺地得出一個讓人窒息的戰前口號——“我們一起來承受”;隊醫如喪考妣的說:我們又增加了兩個傷兵;沈祥福痛苦不堪地想:我該不該向領導做一個發自靈魂的檢討?……
只有事情才能改變人,人不能改變事情。擺在我們面前的這兩幅畫面像“反轉片”一樣註定著兩種人、兩種生活、兩種態度的不可調和。中國人和韓國人的方圓距離不超過800米,卻無比詭異地說明了命運的一切,那麼陽光的崔成國和那麼陰鬱的杜威已經在賽前決定了結果,一架飄逸的風箏和一根殘缺的趾骨把兩支隊伍送上了根本不同的道路。。
我們無可救藥地發現事情墮落成一道唯一選擇題——“把韓國人幹掉,被韓國人幹掉”,中國足球的心靈如此幽閉,以致於不復仇、就崩潰。所以金鎬坤要說:“中國足球將永遠戰勝不了韓國足球,因為中國足球永遠在想著要戰勝韓國足球,為此,你們已沒有一點快樂”,所以13天前當沈祥福從德黑蘭飛回來時無比憂慮無比神神叨叨:我很擔心……我們還沒有“物理死亡”了,就已經“腦死亡”了。在N種5月1日的戰鬥過程中,他認為有一種結果最為可怕——已經提前出線的韓國人在極度放鬆的狀態下瘋狂擊打中國國奧。
天啊!誰發明了毫無人性的這句口號——“讓我們一起來承受”,這是已經生產無數口號的中國國奧最後一個勵志版本。它可以是最後一道心理防線,也可以是最後一根導火索——它引發出的場景猜想壯烈而可怕,一群志在報仇的人因其沉重而脆弱,因其脆弱而崩潰,萬劫不復。
韓國人很清朗的風箏畫與中國人很自虐的歃血畫面非常背叛,但這樣的鬆弛似乎更接近勝利的結果。同樣年齡的兩撥青年擁有同樣一種足球的夢想,但夢想的一端是輕逸的風箏,另一端是生冷的復仇,崔成國將帶著他的風箏回到祖國,中國國奧將帶著仇恨再走26年甚至永遠,這就是5月1日的全背景?
關於“恐韓”,這屆國奧更會記住的是3月3日而不是26年的糾纏,但和92年版的郝海東,96年版的張恩華、99年版的李鐵一樣,沒有能力報仇時,崩潰便成為很合理的選擇——長沙持續一個月的梅雨讓每一個毛孔都開始長出綠毛,一根氣若游絲的報仇念頭傳承到下一代,再下一代……“仇恨恆久遠,一顆永流傳”,仇恨成為中國足球活下去的絕情花,又是一次次埋葬它的斷腸草。金鎬坤對中國人說的最後一句話是:永遠想著復仇,就永遠復不了仇。
崔成國那架風箏,在飄逸中對中國同齡人的復仇製造出一出刺痛眼球的效果,誰看了都想崩潰。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白毛女當不了戰鬥英雄
(中國女足奧運大敗當晚)
0比8,不是0比3,更不是8比0,僅僅這個數字也是視網膜災難,中國女足坐著“帕特拉”死亡滑板衝向地獄,不留一絲尖叫。
對於中國女足運動,這是一出悲劇;對於閻世鐸,這是一出鬧劇。10個月前,正是閻世鐸力排眾議擢升張海濤為女足主帥,或者說正是他10個月前未雨綢繆了0比8——現在看來,如果因為張海濤會說英語,那從北京外國語學院選帥好了;如果因為張海濤考取了亞足聯的某PASS,那麼餘東風還有德國科隆體育學院的學歷證明;如果因為張海濤會搗鼓電腦,那麼你在中關村隨便聘一駭客高手——如果因為張海濤長得清秀可人,那麼借用羊胎素、美容熨斗或乾脆從“新絲路”模特公司找一俊朗小生好了。
誰之過,不是張海濤之過,你把手槍交給一個小孩導致走火傷人,那罪犯不是小孩而是授以武器的人——誰之過?閻世鐸之過。閻世鐸把權力交給不能承受之重的人,在今年已不是第一次,“逝者”如祥福,今者如張海濤,遇人不淑?用人不智!
發生在去年10月份那場秘密選帥故事過程應該被公知於眾,坊間傳說:所謂女足競聘不過是幌子,其實張海濤早已是某人心儀之物。所以女足新帥浮出水面後猶如當年之韋小寶連升七級,自“怡春院小廝”而“上書房行走”竟至“鹿鼎公大人”了。
——中國女足運動早就死了,只不過是一支中國女子足球隊還活著,在人們慣性的金色視覺中,在隨風逝去的光榮中,像一具精神木乃伊一樣地活著,很久以前,中國玫瑰就不再活色生香了,她很形而上地為了某種道德化的東東而苟延殘喘著——被一幫政客、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