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部分,我給超女當評委,標點,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知道為什麼,她還是那種挺敵對的態度,說了著名的一句話:“我唱歌不是唱給評委聽的,是唱給喜歡我的觀眾聽的,那一刻評委也是我的觀眾。”其實她這麼說是無可厚非的,因為個性使然。她這樣表達,讓我再次看到了一個桀驁不馴的張靚穎,我也沒有覺得像她這樣的人說這樣的話會有什麼問題,因為我到這裡來又不是想跟她成為朋友,我只是想聽她唱歌而已。她的個性並不妨礙我去好好地欣賞她唱歌。我認為我對她的態度一直都很公正。

第二天媒體刊登的內容,讓我又一次非常心寒。很多記者都打電話來採訪我問:“現在網上都說,你在電視節目裡面去幫主辦方打壓張靚穎,你有沒有說過張靚穎很小眾、其實不太受歡迎、而且說她太孤傲這樣的話?”

聽完以後,我就明白了,一定是有很多別有用心的人讓這件事向反面方向發展了。這種做法客觀上是不是對張靚穎有好處,我不知道。但我覺得有些內容應該被還原出來的。我記得特別當時有很多報紙刊登了這些內容,我沒有做正面的回應,我只是反問了他們:“你們有沒有看過那個節目?”所有記者都支支吾吾的,最後都承認說沒有看過。我就只扔下一句話:“你們先把節目看了再說!”然後就把電話掛掉了。

我當時沒有做任何解釋,原因是如果我把事情的原版在那個時候就還原出來的話,會讓人覺得我是在討好張靚穎。我沒有必要那樣做,況且我所說的話是無愧於心的。

居然還有很多所謂的著名電影編劇、作家,寫文章攻擊黑楠說:我們是要人民的歌手還是要評委的歌手?這個我真的愧不敢當了,感覺事情已經被上升到“高,實在是高”的高度了。不管怎麼說,我是一個評委,也是人民的一員,無論如何也不應該就這樣草率地被劃到人民的對立面去。

柯楠“打壓”成都唱區 靈魂歌手張靚穎(3)

媒體讓我心寒的一共有兩次,一是上次的黑槍事件,然後就是這次的張靚穎事件。我真的不知道他們到底想要什麼結果。後來我想明白了一個道理,其實媒體與媒體之間的惡性競爭,已經讓很多人喪失了他們應有的職業操守。這是悲劇,是他們做人的悲劇。

所有評委從來都沒有要打壓某個選手,也就更加不存在說主辦方要打壓誰了,打壓她幹嗎呢?直接送她上PK臺不就可以了,為什麼還去搞這麼多古怪的東西?如果我們真有這麼大本事,能控制大眾評審,又能控制簡訊選票,什麼都能控制的話,我說誰不就是誰了嗎?事實如此嗎?某些人在表現他們對黑幕猜測的智慧的同時,並不自知他們表現出來的其實是幼稚。

像那種“現場音響做了手腳影響張靚穎發揮”的說法也很無稽。音響控制從來沒有做過任何改變,我在現場聽到的原始混響是足夠的。其實像這種專業問題,真正懂擴音的人都明白,音色的擴充套件力出來以後會激勵混響,在你聲音本來就非常乾澀的情況下,本身延展性不夠,混響的延時效果也會減弱。所以為什麼張靚穎,尤其在第一、二場比賽的時候,聲音聽起來比較幹,其實是與她身體狀況和聲音狀態有關,而與擴音系統沒有任何關係。一些外行人士甚至無端猜測說她的監聽耳麥有問題,害她總要用手捂住耳朵來調整耳麥的位置。選手是沒有耳麥的,全憑現場環繞監聽。張靚穎唱歌的習慣就是她要感覺到自己,她會把手放在頭的側面頜骨和耳骨之間的位置,這樣做可以感覺到共振。很多歌手都會有這個習慣,甚至只是一個演唱的慣常動作而已。連張靚穎自己都對媒體否認了音響有問題的說法。

還有人非常打抱不平地反駁我那句“張靚穎受眾是小眾”的說法,我真是覺得他們花這些工夫去生這種氣很不值。其實這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什麼才是“大眾”呢?李宇春、周筆暢那300萬張選票,相對於全國13億人口來說,也只不過是小小眾而已。我從來不否認張靚穎確實有一部分支持者,而且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支援她,她幾乎征服了整個精英階層。至少我知道的,我有一個在一家4A公司做亞太區老總的好朋友,他跟我說他們公司的職員都在給張靚穎投票,他們完全不認識張靚穎,我認為這一定是很真實的。

D。關於評委做秀

做秀的問題我是這樣看的,這個節目本身就是一個秀,所以每一個部分都是秀的一部分。是不是你閉嘴不說話就叫不秀,我想這是一個觀念上的衝突。其實在這個節目裡面,評委這個角色,它所擔負的功能和職責,要遠遠大於評委的範疇。按照傳統評委的概念來說,評委是可以不說話,亮分牌就可以了。可如果按照某種標準來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如戲

孤悟

不朽天途

天馬行空

錦桐

閒聽落花

被鴿子o偷聞資訊素後

慕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