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部分,我給超女當評委,標點,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到廣州,發現自己車上的雨刮器上塞著一個紙條,上面寫著兩句話:“最鄙視你這種人,讓你淘汰選手!!!”隨後,黑楠的郵箱中威脅的話越來越嚴重,對方竟揚言要廢掉黑楠!
黑楠的這位朋友說,他們也發現了事情的嚴重性。之前不關心此事也就罷了,但現在事態越來越嚴重了,因為對方掌握了許多黑楠的私人情況,比如連黑楠的家及車都瞭如指掌。如果僅僅是fans開的玩笑的話,最多也就是發發電子郵件罷了。“要知道黑楠私下的裝扮是和電視上不一樣的,差別極大。黑楠通常都是在快上節目的時候才把鬍子提前兩天留起來,回到家裡就颳了,而且從來不戴墨鏡。在平常生活中,很少有人能認出他來。我們現在越來越擔心他的人身安全了,大家都勸他別去當評委了,這樣太不安全了!”
2。黑楠挨黑槍(2)
在某網站搜尋中,鍵入“黑楠”兩字,找到8210個網頁,其中絕大部分與超級女聲有關,但是沒有找到釋出黑楠手機號碼和郵箱的頁面,也許已經被網管刪除了。
進展
當事人避而不談
記者向黑楠求證此事,撥打了好幾遍電話後才接通,他沒有否認此事,但是表示不想多談,並稱這是一件特別不好的事,這幾天也有記者問他,他都回避了。他說:“我不想說什麼,這件事渲染出去了,我怕對‘超級女聲’帶來不好的影響!”
如果真是這樣,那超級女聲中“柯楠”組合中的另一位評委柯以敏是否也遭受了這樣的威脅?其經紀人李響雖然沒有迴避,但只是簡短地表示,黑楠的事情他也聽說了,現在只能是儘量保證柯以敏的安全了。
已經報案,已有線索?
肇事者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出了一系列事件後,黑楠有沒有報警?結果如何?
他的朋友告訴記者,前些日子,黑楠已經報案了,還在等待結果。目前查出的結果不是一個人行為,而是帶有團體性質的犯罪行為,現在還在調查中,估計很快就會有結果。
質疑
到底是怎麼回事?
為什麼偏偏只是黑楠和柯以敏這個組的評委遭到威脅?事實上,幾乎每個賽區的評委都引起過爭議,而且所有類似比賽的結果往往都不會盡如人意,對這種評選的遊戲規則人們都很明白了,還會有誰為這事兒較真呢?
黑楠的友人告訴記者車被槍擊,但記者問他要當時的照片,直到記者發稿時,對方都遲遲沒有提供。如果說是為了炒作,但超級女聲現在的火爆程度,似乎又用不著再添這把火。
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也許只能等警方的偵查結果了。
B。事實真相
所謂的黑槍事件,被某週刊爆出來之後訊息迅速散播,隨後被其他的媒體加以伸延,展開了各種偵察、分析、猜測、評論。以上基本上是最齊全的一個報道,也是各個大小媒體複製轉載最多的版本。一時間湧現了五花八門的評論,有的報以同情口吻說“紅評委付出了代價”,有的質疑是個有預謀的炒作,還有的猜測說黑楠應該是和黑社會有瓜葛。
有個成語,叫捕風捉影。但甚至連風、影都沒有的情形下,真不知道媒體是如何去“捉”,又是去“捉”什麼。當時訊息是怎麼爆出去的我也不清楚,只知道肯定是我的一個朋友,而哪一個朋友我到後來才知道。
出了那一系列事件之後,我確實是跟朋友像講笑話一樣講起過,因為我覺得挺逗的,而且12小時就破案了,其實就是一個惡作劇而已。但是沒想到這些東西白紙黑字寫出來以後,就成了“黑槍事件”——光是標題都很聳人聽聞,你會覺得神秘,恐怖,懸疑,什麼元素都齊了,這是始料不及。
整件事情其實幾句話就可以說完,非常簡單,事情是這樣的:我的吉普車車窗玻璃被打碎了一塊,還有那輛Z4,放在地下停車場,被人故意擰開水管把車給泡了,並在我的車窗上加了威脅恐嚇的條子。再有就是我的手機被公佈到網上了,郵箱裡也經常收到那種發洩情緒的網友的信。
這跟媒體公佈的也沒多大出入,如果不結合那些背景,不加入憑空猜想的渲染的話,其實就是小事一樁,至少在我看來是這樣,嚴格地說應該叫騷擾事件或者惡作劇。
但我想既然有這樣的事情發生,肯定還是要處理一下。後來公安部門一介入,非常快,12小時就已經偵破了。耐人尋味的是,抓到的人不是什麼黑社會犯罪團伙,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兒,而是五個小孩兒,帶頭的17歲,最大的一個是21歲。他們都是瘋狂的超級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