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結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部分,盜墓手記,這就是結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些人,武騰藍是出色的地質專家,曹河南是水文學者、範道藹是職業溶洞探險家,石才向則是器械工程師。我算是爆破專家,孫教授和王幼齡對明史文物多有研究,朱重華則是出色的盜墓專家。
初次見面的時候,我心底就咯噔一下,依稀之間,竟然和已過世的王玟琳形象重疊在一起。許久才搖搖頭,大概她們都是小個子女人,同樣的知識分子氣質不禁讓我產生錯覺。
這時我搖搖頭,說道:“我國還不是很富裕,即使再奢侈,也不會平白放棄耗費很多金錢的工程。其實,這些地下石窟並非我們開鑿,在我們到來之前,就已經存在!”
王幼齡一怔,倒是朱重華點點頭說道:“剛才我仔細觀察了一下,部分石窟巖壁上遍地都是青苔,風化嚴重,估計至少有上千年的歷史。是嗎,恆淮?”
我回答道:“五六十年代,美蘇爭霸愈演愈烈,核戰隨時可能爆發,為了應對危機,毛主席提出:‘深挖洞,廣積糧’政策。浙西地區窮鄉闢野,人口稀少,加上地形險要,又是對敵前線,難得的戰略要地。於是派遣解放軍地質部隊來勘察,無意中發現了許多天然存在的石窟,於是就我們藉助這些石窟,只需進行加工修正即可!正如朱重華所言,當初來此的專家勘測過,這裡石窟最早的有一萬多年的歷史,最晚的也在宋代形成,全部都是人工開鑿,痕跡很明顯。但是,古人開鑿這些石窟用來幹嘛呢?有人說是取石建屋,其實粗粗計算一下就知道,所有石窟的容積加起來不下幾億方,即使只有一半的石頭取出來,也足夠從地球到月球鋪上一條路了。是以,這種理由不成立!”
王幼齡問道:“那究竟是用來什麼呢?”
我搖搖頭,說道:“我也不很清楚,以古人的人力物力,若是開鑿這些石窟,即使一萬多年也不夠。有人提出外星人造!造來幹嘛呢?——停飛船。太過於荒謬,也就沒人信。不過宋代那些石窟,卻是明教方臘叛亂時候屯兵之用……”說到這裡我心裡一愣,以前怎麼沒有想到過,明朝的建立,與明教有莫大關係,閩浙一帶又是明教的大本營。太祖把明鏡收藏在這裡,或許另有深意?
“除了地質結構不夠穩定迫使我們放棄這些石窟以外,另外一個原因……”我頓頓,神秘莫測地說道,“這裡有鬼!”
我突然蹦出“有鬼”這個詞彙,朱重華倒是嚇了一跳,緊張地四下裡察看,反問:“有鬼?這裡有鬼?怕是千年老鬼了!”
我點點頭,認真說道:“是的!怎麼說呢,也可以認為是個神秘事件,但是我們更願意相信鬼魅在作怪!”
那知識分子不禁神色凝重,他們比我這個從小接受無神論的無產階級工人更加迷信鬼神。有像是武雲蘭,居然在胸口划起了十字。
回憶以前,迄今我仍舊感到不寒而慄,手中的電筒無意識地四下裡胡亂照射。
那時我不過十七歲,入伍剛剛兩年,才是從一名新兵成長技術工兵。因為我出身貧農,政治清白,所以能夠被派遣來參加這項絕密的國防工程。我們分成十幾個小組,各自坐在全封閉的卡車裡,摸黑來到基地,到來的第一天,基地領導就在偌大的石窟大廳裡對我們集訓:
“稍息!歡迎同志們響應毛主席號召,參加該國防工程!你們將在這裡呆上三百六十二天,年中休息。期間,未經連隊以上領導允許,嚴禁單獨離開,或到偏遠地方去……”
當時以為是為了防止內部混入敵人搞破壞,後來才知道,原來是另外蘊含有深意!我們這批新人大部分都才十七八歲,正是好動的年紀,整天呆在山洞裡,除了偶然看幾場電影,沒有任何其他娛樂活動,悶也悶死。
其實地下石窟的主體結構古人就已經替我們奠定,我們主要的工作是清理和整修,把石窟建設成為軍事基地。我們時常在石窟巖壁上發掘出鳥獸魚類的浮雕,當初我們認定這裡曾經是古代某個貴族的墓地,那時剛剛開掘了馬王堆漢墓和明朝神宗皇帝的陵墓,我們都很好奇,是不是這裡也能夠找出什麼離奇的東西呢?我們主要的活動區域在於靠近外頭的幾個巨大石窟,至於更深一層,則是沒有深入過,每當我們遙望那漆黑的洞穴,都有說不出的好奇。
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終於有一天,我們的一個山東戰士,他塊頭很大,膽子也很大,實在無聊,慫恿我們一起去內部看看。帶上手錶、帶上電筒,走個一個晚上,天亮了就回來,那麼領導們也不會發現。然而懾于軍隊的嚴格紀律,我們都謝絕了,只有他一個人趁晚上睡覺時段,悄悄離去了。
第二天,他沒有回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