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七話,徐賢妃唐宮日常,容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愛。一般大唐女子十一二歲定親,不久後便要出嫁。高陽公主卻是留到了十五歲還沒有嫁人,在民間算是老姑娘了。再不能嫁人,是要吃官司的。當然,皇家不能與平民相比。太宗遲遲不肯為高陽公主定親,一是為了多留女兒幾年,更重要的原因是,這幾年朝中又需要公主和親了。
這也是高陽愁眉苦臉的原因之一。她早已有了心上人,可她知道那人是嫁不得的。這也就罷了,能嫁到京中,倒也不錯。最倒黴的就是被送去和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不知能活上幾年。
一般情況下,皇室是絕不會送皇帝的女兒去和親的。一般送去藩國的,都是宗室的女兒。可現今不同,吐蕃的松贊干布求親被拒之下,竟然發動戰爭,直逼唐朝松州,揚言若不和親,便率兵大舉入侵大唐。
太宗自然不會怕他,派出牛進達一舉擊敗了吐蕃軍隊。在侯君集率領的主力軍到達主要戰場之前,松贊干布便投降了。
這一次,他再次請婚。太宗為了停戰,只怕會指一位真正的公主過去和親也說不定……
高陽此時便處於這樣進退兩難的境地。一方面她不想嫁人,另一方面,她更怕嫁去蠻夷之地。也難為她小小年紀,生母早逝,沒有個長輩可以商量。
最後不知是誰給她點了路子,求到徐慧這裡來。
徐慧和高陽公主的交情不深,高陽公主也知道自己冒昧了,帶了好些苦心蒐集的古籍送過來,言語間還不斷提及她和晉陽的交情,希望徐慧看在晉陽的面子上幫一幫她。
可徐慧一直沒有鬆口。涉及到前朝政事,徐慧向來是很少插手的。
高陽見她一直和自己迂迴周旋,情急之下,乾脆直言道:“徐婕妤,你我同年出生,想來這宮裡你最能瞭解我的心情。都是家裡嬌生慣養長大的女兒,誰願意嫁去蠻夷之地呢?”
徐慧淺淺一笑,頗有幾分不贊同的意味。老實說,若是她的和親能換來兩國之間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和平,她願意遠嫁。
只不過這個話,她沒有說出口。高陽公主既然是為了此事而來,她若那樣說,便是在打高陽的臉了。人各有志,沒那個必要逞一時之氣,打那個嘴仗。
“公主稍安勿躁。”徐慧親手倒了一杯果飲給她,溫言道:“依我所見,公主實是多慮了。朝中和親,向來是選宗室女。沒道理到了公主這裡便例外。”
“有徐婕妤這句話,我便放心了。”高陽長長地鬆了口氣,甚至誇張地拍了拍胸口。
徐慧好笑地看著高陽。她並沒有給高陽任何承諾,她卻這樣信任她?真是搞不懂了呢。
其實徐慧是沒意識到,三年專寵,早已讓她積威甚重。她的位分雖不是最高,在後宮的分量卻絲毫不低於正一品四妃,甚至更重。但無論是得寵之前,還是聖眷正濃之時,徐慧對人對事的態度都是一樣的。這般寵辱不驚,也是她被眾人所羨慕,卻很少遭到嫉妒的原因之一。
當一個人和你差距不大時,你或許會嫉妒她的好運氣。可當兩個人的差距大到無可比擬的地步時,還有什麼嫉妒可言呢?便只有仰望的份了。
后妃們對徐慧就是這樣的心態。除了景仰,還有什麼可做的呢?她好像是上天的寵兒,不僅年輕,貌美,才華還舉世無雙。只能哀嘆自己生不逢時,千年難遇的妙人兒,教她們在後宮裡遇上了。幸或不幸,箇中滋味,只有自己知曉。
籠罩著這樣一層光環的徐慧,在一直沒有子嗣的情況下被晉為充容,也就絲毫不讓人覺得奇怪了。
貞觀十五年新年,覺得時候差不多了的太宗,下旨晉封徐慧為充容,位列九嬪。
其實以徐慧榮寵之盛,她早就應該抬位了。不過是太宗為了保護徐慧,刻意多壓了一會兒,讓她顯得有些資歷再給她晉位。饒是如此,位列正二品九嬪的徐慧,今年也不過十五歲而已。在一群年紀大到和她母親姜氏差不多大的妃嬪中間,徐慧絕對是最年輕、最受人矚目的那一個。
旁人都覺得她是逆天的存在,徐慧自己倒不覺得什麼。老實說,比起帝王的寵愛,她更注重自己在學術上的造詣。除了在甘露殿當值的時候,她還是一頭扎進書海里,埋頭苦讀,從未改變。
就連藏書閣的薛婕妤,見她借書還書的速度這樣快,都笑話了她一句,“徐充容這是要考狀元呢。”
徐慧淡淡一笑,仍舊我行我素,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新年到來後,宮裡人逐漸有了些風言風語,說徐充容空有盛寵,卻無法生育。徐慧並沒有放在心上,太宗聽說之後,卻是惱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