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二章 未來之路,亂世情仇,夢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軍,討伐董卓呢?”。
賈詡並沒有在這個問題上,多做糾纏,而是轉移了話題,向劉燁,主動詢問起,他之所以,參加討伐軍的原因。
“說起此事,哎...實不相瞞,一開始的時候,我並不想要,前來參加討伐軍,實在是被形勢所逼,處於無奈,才會前往陳留,跟曹操,還有袁紹一起,共圖討伐董卓之事,如果可以選擇的話,我寧願跟手下一起,待在薊縣,安心發展自己的勢力,而不是,來跟董卓對抗”。
回想著,參加討伐軍以來的,種種經歷,劉燁真的很希望,時間可以倒流,如果,當初他們一致決定,留下對抗劉虞,跟何曼的軍隊,恐怕,會有不一樣的局面了,只不過,現在事情變成這樣了,他就算是想要後悔,也已經無能為力了。
“這麼說來,討伐軍之所能夠創立,你有著不小的功勞啊,只是,我很好奇,為什麼,現在你會身處於汜水關,而不是虎牢關中,跟其他諸侯一起,討伐董卓呢”。
賈詡眼神微眯,他絲毫不理會,劉燁的感嘆,而是緊接著,向劉燁,提出了另外一個問題。
“將帥不合,虎牢關已經沒有,我的容身之處了,至於討伐董卓,現在想想,還真是一個笑話,你還有什麼問題的話,就一併說出來吧”。
賈詡連番的問題,使得劉燁,不禁感到有些心煩了,要知道,他現在可還帶著傷,堅持著會見賈詡,已經很是勉強了,要是賈詡,就這麼一直問下去,他可是堅持不了太久時間的。
“還有最後一個問題,問完之後,我才會選擇,到底是為你效力,還是就此離去”。
說完這裡,賈詡停頓了一會兒,待見到劉燁點頭之後,他才繼續,向著劉燁問出了最後一個問題。
“先前的瞞天過海之策,可是你想出來的”。
“哎,是我想出來的沒錯,不過,由於時間關係,很多地方,我都沒有考慮周全,不過,上天眷顧,董卓軍總算是選擇了撤退,賈詡先生乃是董卓的人,我的計策能成功,想必也得到了先生的幫助吧,在此,我先謝過了”。
對於自己的計謀,劉燁還是非常有,自知之明的,要不是當時的,時間緊迫,劉燁是不會自主,定下這個計策的。
“董卓昏庸無道,跟靈帝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跟著這樣的主公,難有作為,我之所以,沒有向牛輔,拆穿你的計策,就是想要,另尋明主,另謀安身之處”。
劉燁的坦誠相待,得到的,也是賈詡的肺腑之言。賈詡非常明白,董卓哪怕不被討伐軍所破,也會在不久之後,死在手下的叛亂中。
在洛陽的時候,他見到過太多,對董卓有過憤恨的將領了,只不過,現在董卓勢大,他們都在忍耐,等待叛亂的時機而已。
“天下諸侯何其多,難道先生,就因為我的一個計策,所以,就選擇加入我的帳下,為我效力?這似乎,沒有任何的說服力啊”。
劉燁現在雖然,表現上,看上去很是平靜,然而,他卻一直,都在忍著劇痛,強撐著自己而已。
“僅有百人,就敢對抗黃巾亂黨,救下薊縣,事後,又率人,清剿黃巾餘黨,解救常山村莊,所過之處,不僅善待百姓,而且還傾力相伴,有困難的人,如此仁德,加上不俗的才智,這樣的主公,我賈文和,有什麼不為其效力的理由”。
賈詡的言語雖然簡單明瞭,不過,他卻說出了,劉燁來到亂世後的所作所為。
劉燁一臉驚訝的看著賈詡,他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的名聲竟然在,不知不知覺中,已經在百姓中間,傳播開來。
而在欣喜於自己獲得名聲的同時,劉燁的心中,卻又有些悲傷的思緒,畢竟,他清剿黃巾亂黨,解救常山村莊,都是受到了小蘭身死的影響。
如果,不是小蘭遇害,他是不會派人,去主動跟黃巾餘黨為敵的,要知道,當時的薊縣,所擁有的人數,還不到萬人而已。
“哎,都是過去的事情了,現在的我,手下損兵折將,更無安身之所,以後的路,還不知道會變成怎麼樣,你真的打算,在這樣的情況下,還願意加入我的帳下,跟我一起共圖大業?”。
劉燁並不是,想要拒絕賈詡的加入,而是他覺得,在這樣的情況下,讓賈詡加入,乃是害了他,所以,才會出言,希望賈詡能夠考慮清楚後,再做決定。
“等主公,功成名就之時,我才加入的話,那完全沒有任何的意義,一手協助主公,一手創立江山,才是我賈文和希望見到的事,況且,現在的逆境,未必都是壞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